贵阳市创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机制改善民生

15.02.2015  19:40
  2014年,贵阳市民宗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科学使用民族发展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是争取中央和省级民族资金1600余万元,安排本级民族资金1500万元,按照50%用于民生改善、30%用于产业发展、20%用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和谐稳定的比例,切实帮助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相继实施边远贫困地区便民桥、便民路、安全饮水等特殊民生工程项目140个;
  二是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花溪区高坡乡、白云区牛场乡等13个民族乡20个特色村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社会事业等,一批特色村镇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热点;
  三是投入市级民族教育资金300余万元,支持全市民族中小学和民族地区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等;安排本级民族教育资金200余万元,用于举办贵阳民族中学民族寄宿制班,在贵阳一中、实验三中特招少数民族学生,以及扶持新考入大学困难少数民学生入学等;
  四是投入民族资金150余万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 “六进”活动。命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37个,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53个。
  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助推了“贵阳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示范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