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各地协力推进“两严一降”工作扫描

22.07.2015  20:34

    老旧小区里,居委会汇集居民力量,站好小区安全“第一道岗”;在城市社区,物管、保安成为整治传销的“第一道防火墙”;乡村院坝里,“中心户长”成为邻里和谐的“第一把锁”……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记者近日走访贵阳部分区(市、县)发现,随着“两严一降”工作深入开展,居委会、物管、保安等看起来不起眼的角色,协力织牢社会治安的网底,为贵阳打造平安升级版注入新鲜的活力。

    居民自治兜网底

    站好安全“第一岗

    “我在黄山冲小区住了18年,社会治安问题曾是长期我们的一大难题,哪敢想象能有今天这种平安和谐的局面。”最近,家住黄山冲35号大院4栋的居民夏新华说,她所居住的老旧院落真正实现了“翻身大改造”。

    黄山冲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长期以来,由于人流量大、小区道路出口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等因素,治安环境一直较差,盗窃等刑事案件经常发生。“没物管、没围墙,情况越来越恶化,居民怨声载道。

    对此,黄山冲居委会委员们带头规范小区管理,动员居民佩戴“红袖标”巡逻,利用有限经费聘期保安人员值守,帮助居民维修或更换楼道防盗门锁……

    居委会做的每一项工作,夏新华都看在眼里。 “上个月,居委会又主动联系社区,自筹5万块钱经费,在院落主要出入口和人流密集主要通道装了15个监控摄像头,更是给咱们加了一道安全‘保险杠’。”夏新华说,如此一来,环境改善了,人防物防技防都完备了,居民的心都踏实了。

    “居委会权力不大,但却站在对居民群众负责的第一道岗。无论是巡逻守护,还是物防技防推广使用,兜起群众安全的底,我们责无旁贷。”黄山冲居委会书记李金兰说。

    各方共建专业队伍

    筑牢传销“防火墙

    每天,网格民警与网格员到自己负责的网格楼栋中入户巡查,查看是否有传销人员活动,强化传销教育;每周,社区集中开展一次传销整治统一行动……这是观山湖区世纪城社区打击传销工作的常态。

    从日常清理到强化宣传,从打击震慑到加强管理,不仅是世纪城社区,如今在观山湖区各城市社区,都建立起由公安、社区、工商、物管、居委会组成的清理传销的专门单位,依托这一支支专业队伍织牢传销整治网底。

    同时,社区、居委会、物管、保安等密切配合,筑牢发现传销活动的“第一道防火墙”。为加强出租房屋管理,从源头控制传销活动,观山湖区在流动人口登记和动态管理机制基础上,充分发挥辖区网格、居委会的基础作用,通过对出租房屋进行全面入户摸底排查、信息采集和登记,对出租房屋和疑似传销人员承租的出租房屋分别建立台账,做到“来时登记、走时注销”“租有登记、停有核销”强化出租房屋的常态化管理。

    截至目前,观山湖区各部门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持续开展清查行动50余次,共清理劝返非法传销人员1万余次。

    落实中心户长制

    扣上村民“连心锁

    近日,像往常一样,乌当区新场镇谷溪村的“中心户长”翁彪又来到位于该村二组的劳改释放人员李某家中,看看生活上有没有困难需要帮助。

    为延伸社会管理触角,推进和谐村庄建设,今年初,谷溪村结合全村5个自然村寨的布局及人员居住分散情况,全面实行10户联防中心户长制度,强化群防群治的作用。“把相对毗邻、联系方便的农户划分为同一治安片区,从中选聘有能力、有威信、办事公道的村民为中心户长。”谷溪村村支书高云说,中心户长下联村民,上联村治保主任和当地派出所,在构建和谐农村中起到了信息传达员、纠纷调解员、法律宣传员的作用。“户长们就像一把把‘连心锁’,锁出了长治久安。

    位于新场镇北部的谷溪村,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村。家家户户都有三五亩菜地,由之引起的灌溉用水矛盾时有发生。对此,今年,新场镇派出所、司法所组织翁彪等谷溪村16位“中心户长”,开展了政策、法规和纠纷调处等方面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与业务能力。今年上半年,通过运用这一制度,谷溪村有效答复村民政策咨询130余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件。

    记者 黄秋月 涂俊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