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政协委员支招大数据解决“看病难”问题
“尽快引入医院智能化门诊管理系统,让患者少排队、排短队。”“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使用大数据解决和缓解‘看病难’。”贵阳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看病难”问题再次成为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贵阳市政协委员蒋志毅:引入医院智能化门诊管理系统
蒋志毅谈到,门诊承载着大量的病人诊疗任务。门诊从开始排队挂号,到排队诊疗,到排队缴费,到排队拿药,最后到患者按方吃药,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将引发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评判。
蒋志毅说,目前贵阳市的医院门诊大多仍在采用传统的“人工排队”开展各诊疗环节。因医院人员有限,这样难免产生各种矛盾。
如何将智能化、人性化建设以医院门诊作为切入点,减少因人为因素引发的医患矛盾,减少门诊各环节排长现象,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蒋志毅提出,目前,沿海发达城市在门诊智能化管理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贵医附院基本实现了智能门诊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
蒋志毅表示:“我建议贵阳市依托大数据及智能化城市建设的东风,尽快为贵阳市各大医院引入智能化门诊管理系统,对门诊挂号、门诊诊疗、门诊缴费、门诊拿药、医嘱服药等过程进行设计,实现从挂号到服药的联网管理,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减少中间环节的人为纠纷,将更多的人文关怀放到对患者的诊疗和后期服务上。”
农工党贵阳市委: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随着贵阳市推动大数据、大健康战略,区域卫生数字化、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贵阳市卫生信息建设刚起步,缺乏统一标准,信息资源未得有效整合。”农工党贵阳市委建议:借鉴、运用PPP等合作模式,政府、医疗机构、社会资本按比例投入(投入类型包括资金和数据),引入大型医疗服务供应商(联盟)开发、搭建统一的贵阳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1、由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研究提出建设内容和计划。2、制定专项支持政策,汇集我市本地医疗卫生数据和吸纳周边、国内医疗机构的数据。3、引入大型医疗服务供应商搭建综合医疗卫生平台,逐步实现医疗卫生数据的互联互通,最终形成区域医疗健康大数据。并通过信息互惠,PPP等机制方式,将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在医疗管理、疾病诊疗、健康教育、慢病养老等各个领域,应用信息化手段均衡医疗卫生资源,解决或缓解“看病难”问题。商报讯(记者 胡锐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