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第十三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代表报到侧记

04.02.2015  15:39

图为市人大代表报到。 本报记者 徐其飞 摄

2月3日下午,肩负全市人民重托,来自各条战线参加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300余名人大代表,来到市人大报到。他们将在未来三天时间里,履行神圣职责,共同为全市发展出谋划策。

报到现场秩序井然,代表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领取大会材料、出席证等会议必需品,熟悉会议各注意事项,相互问候、共话发展。

能将老百姓的心声带上大会,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情。”市人大代表、开阳县水务管理局局长王松说,中央、省、市历年来高度重视农业工作,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力度,造福我们的农业、农村与农民。

市人大代表、贵州开阳蓝芝茶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蔡梅接过话头说,开阳富硒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也纳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好茶也需要“吆喝”,建议政府加大统筹力度,多举措提升地域品牌影响力,带领更多本地茶企走出去进行组团式宣传推广,以求进一步开拓茶叶市场,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希望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对重大事项决定的指导性意见,以更好地监督政府贷款、规划调整、重大工程或项目实施,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市人大代表、乌当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亚屏更关注人大自身建设。

如今,贵阳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进一步注重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市人大代表赵西林的话题聚焦在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他说,当前,贵阳市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好大数据、新医药等新兴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绿色增长”,另一方面又要搞好生态环境,守护好贵阳的蓝天、碧水、青山,从而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

民生,无疑是代表们心中的“热词”。“建议政府完善食品可追溯体系,进一步维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建议加快保障房建设,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早日住进保障房”“建议加快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二期1.5环建设,进一步改善市民交通出行条件”“建议加大‘新型社区·温馨家园’社区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切实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

承载群众期盼,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代表们正谈论着、准备着、谋划着,为贵阳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打造开放贵阳、创新贵阳、生态贵阳、法治贵阳、人文贵阳、和合贵阳升级版,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而积极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张勇 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