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中(中)对贵阳话很有感情,他用贵阳话表现的“钟幺爷”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政协委员韦锐 本报记者 刘婷婷摄 记者 任勇 姚东实习生 黄莉莉 “我还媒到阿个是毛蜡果勒,我说咋个之么香音哦!”近年来,不时有贵阳网友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发布类似这样的“贵阳话考级试题”,博得大家一笑的同时,考题中部分贵阳方言特有的词汇,让一些自诩为“老贵阳”的市民也连称“没听过”。 正在召开的贵阳市“两会”上,来自贵阳学院的政协委员杨允仙提交了一份《关于编纂贵阳方言专著》的提案,再次引发了市民对贵阳话的关注。对于我们天天都在说、都在听的贵阳话,你到底怎么看?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提案人说贵阳方言亟待保护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贵阳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杨允仙如是说。 近年来,贵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外来经商的、旅游的人员日益增多。外来人员对于贵阳方言的好奇和模仿,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可是,贵阳方言很零碎,时至今日,贵阳的一些老方言和老词汇正在逐渐改变,逐渐流失。另外一方面,有的人对贵阳方言感兴趣,却苦于找不到这方面的资料来学习。有人曾对贵阳方言做过一些整理工作,但没有持续下来。 “像广东的粤语,福建一带的闽南语、四川的四川话等,当地都有专门研究方言的机构或者组织,而贵阳方言却几乎没人研究,也没有形成体系,连相关资料文献都少之又少。更让人担心的是,人们对此缺乏保护意识。”杨允仙说,之所以要提议对贵阳方言进行整理,编纂贵阳方言专著,是为了保存“贵阳本地文化”,保护“贵阳人自己的东西”。 在她看来,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并不矛盾。保护下来的贵阳方言,还可以跟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不久前,她在清镇的时光贵州古镇游玩时,看到有人在出售文化衫,上面就写着“肉嘎嘎”等贵阳方言字样,倍感亲切。像这种将本地文化融入旅游产品的模式,会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钟幺爷”说贵阳方言魅力独特 “这肯定是一件好事!”听说有政协委员在市“两会”上提交提案,希望能编纂贵阳方言的专著后,我省著名演员、贵州电视台开心帮钟幺爷扮演者钟中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贵阳人,38岁的钟中对贵阳话有特别浓厚的感情。“每一个地方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贵阳话凝聚着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各种信息,是其他任何语言都不能代替的。贵阳话跟其他方言相比,某些词汇的生动和准确,甚至可以直接转化为对应的数字了。”见记者有些不解,钟中以形容一个女孩子的美丑打了个比方。如果说一个女孩子长得“将就”,大约就是60分左右,65分至75分通常会说“过得克”,75分左右一般会说“称钭”,要80分的话,就属于“要得”,更漂亮一些的话,多半都说“钉”了;反之,长相在60分跟50分之间,贵阳话常说“造孽”,再往下就分别是“挖王”和“鬼乍”了,实在太难看,老贵阳人通常会说“鬼头刀把的”了。 对于有外地人好奇甚至模仿贵阳话,钟中有自己的见解。“贵阳话引起人们兴趣,甚至被人学习和模仿,这其实是一个城市的一种文化自信。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迅速,气候生态等优势独一无二,作为省会城市,贵阳受关注在意料之中!”钟中说。 周游,贵阳电视台法制频道《听我咂板》节目主持人。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但生活在贵阳,主持的节目又需要自己时不时来上一段贵阳话。如今,贵阳话已经成为周游说得最多的一门“语言”。“用贵阳话来主持本土节目,给观众朋友们‘摆’新闻,会更具娱乐性,让观众感觉更亲切一些!”周游说。 市民说啥好沟通就说啥 “我说了一辈子贵阳话,常用的一些词汇,顾客们都懂得起,没觉得有啥不好!”在陕西路经营夜市摊点的老张说。 “你会教自己的小孩说贵阳话吗?”对于记者的这一询问,受访的多数家长均表示,小孩刚学说话时,他们都是尽可能地教孩子说普通话。“贵阳方言中的很多词汇发音不是很标准。孩子在刚学说话时就教他们说方言,一旦某些词汇的发音在他们脑海中固定后,将来上学了,学校要求说普通话,想要纠正,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市民冉女士说。 “对于贵阳方言和普通话,我认为他们的关系就像是普通话和英语一样,没有谁优谁劣之分。语言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有利于交流的,就是最合适的。我们生活在贵阳这座城市,街头巷尾,吃饭打车遇到的都是说贵阳话的人,贵阳话沟通起来更方便些。至于上学和去外地出差,自然是说普通话更方便与人交流了。对于自家小孩,我们不会作硬性要求,说普通话可以,说方言也没什么不对!”市民江先生说。 新闻延伸关于贵阳方言 贵阳话属于西南官话中的“昆贵片”,属北方语系。贵阳话在音系上与大部分西南官话以及普通话都是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调值上,音高偏低,多降调,没有曲折调。贵阳话没有成都话“棉”,没有重庆话“冲”,也没有昆明话“低沉”。 钟幺爷教你说贵阳话 贵阳话相对于普通话以及成渝片区方言要简单一些,同时具有大多西南官话的一般特性,主要表现为平翘舌不分,皆读平舌;部分前后鼻音不分,贵阳话没有韵母儿化等现象。 对学说贵阳话感兴趣的朋友,钟幺爷讲了一些小诀窍:在语调上,贵阳话平、短,往下走。词汇方面,贵阳方言中特有的词汇太多了,日常用得最多的有“不得”、“造孽”等等,同一个词,不同的语境里面,又会有不同的意思,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了。对于语言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日常生活,多留心,多体会,多尝试,便会感受到贵阳话的独特魅力。 常见贵阳方言词汇 归一:完了,结束了。滴滴个:很少很少的。 牙巴丝丝个:形容非常少。 拿抓:乞丐,要饭的;也引申为邋遢的、肮脏不堪的。 搞哪样:做什么,干什么的意思。一哈,一哈哈:意思是一会儿。茶耶:假货,崴货,伪劣品的代称。撮(cuo第二声)笨:愚蠢、倒霉之意。当(读第二声):傻,憨,呆的意思。搞倒事:占到便宜,得到比较大的好处了。 委员日记 2015年2月3日 多云 昨天自己开车从花溪来开会,因为不好找停车的地方,还差点迟到了,所以今天由老公开车送我。花溪到金阳会议中心大概要40多分钟,怕迟到,所以很早就起床赶路。 今天早上的大会,我对谯丽萍委员《关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司法鉴定机构,助推我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的发言很感兴趣。因为这里面提到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等方面,我觉得对新农村建设也有很多帮助。在长期的下乡走访中,我了解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对生态环境损害程度的评估,因为缺乏一个标准的尺度所以很难界定,如果真的能够建立起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机制以及司法鉴定机构,那对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贵阳“创模”工作都会有很大益处。 下午的分组讨论,工商联类别 的委员发言热情特别高,他们就中小企业发展、大数据、综合保税区等话题讨论得很激烈,有种“唇枪舌剑”的感觉。这两天我一直没有发言,感觉自己阅历和谈吐方面都不如他们,但是听到有人提到花溪区、提到新农村建设等话题时,我还是会忍不住想拿话筒说几句。 最后说一句,我很期待明天刘文新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 (口述:韦锐 整理:见习记者赵禾稼) 委员风采 侯丹梅提案: 解决贵阳农村地区群众收看电视问题 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只通到乡镇所在地,没有延伸至更多偏远的行政村,有些地区收视效果差,节目内容少,甚至有农户更是长期看不到电视。类似情况涉及开阳、修文、息烽、清镇、乌当、花溪约800个行政村近30万农户。 希望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关心农村用户收看电视问题。广播电视管理部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单位能够尽快设法解决好农村农户收看电视问题,专对农村地区实施数字电视延伸覆盖工程,增加节目内容,给予价格减免及优惠,减轻农村农户的经济负担。 侯丹梅 贵州京剧院院长贵州省政协委员贵阳市政协常委 两会好声音 贵阳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昨日进入第二天,按照会议安排,11位委员在大会上发言,阐述各自提案的主要背景和建议做法,涵盖了人才引进、大数据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教育等多个方面。 憧憬篇 “按照李克强总理约法三章之一,把机构编制控制在2012年底的总数,到2017年底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我们现在控编、减编,这项工作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减少了政府开支,不给财政增加过多的负担。” ——贵阳市政协委员、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胡连生 建议篇 “‘硬环境’是指人才的基础性需求,而‘软环境’则是指人才对于精神和心理需要、自我评价的高端需求,在人才大环境中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建议政府在人才政策制定上应逐步加强建设‘软环境’的力度,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贵阳市政协委员、贵阳市工信委原材料装备处处长王强 “建议由政府统筹协调解决各农村学校的网络带宽问题,保证各农村学校接入互联网的带宽不低于20M,而教学点应不低于8M。同时呼吁各电信运营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解决农村学校接入互联网的带宽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贵阳市政协委员、贵阳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挺 点赞篇 “今年政协发给我们委员的资料袋里,有一份倡导绿色出行的文件,希望我们乘坐公共交通车辆来参加两会,我觉得这个很好。” ——贵阳市政协委员、贵阳市侨联纪检小组组长李毅中 “今天参会,我发现很多委员都在关注教育,特别是关注农村学生的教育状况,从农村学生营养餐到农村学校的宽带网络建设,都有委员在呼吁,作为一个教育界人士,我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教育界的关注,我很高兴。” ——贵阳市政协委员、贵阳市白云区第八中学校长张建林 本报记者孙英实习生许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