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男子进山采食材做告别宴 差点要了家人的命
王家文陪着病床上的外甥
几天前在孟关后山摘的一堆野生菌,让王家文和妻子懊悔不已。
这几斤山里摘来的野生菌,差点要了他们两个亲人的命。“我以后……再也不采路边的蘑菇了,害死我们家了。”
1.采来的野蘑菇“我们以前也吃过”
昨天上午,记者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病房见到王家文夫妇时,他俩正在极力安慰病床上嚎啕大哭的小外甥,王家文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播放“喜羊羊”,男孩的注意力才被转移,哭声渐小。
王家文是贵阳孟关乡一位普通村民,因为准备去宁波跑船捕鱼,吩咐妻子张罗饭菜,说是请兄弟姊妹“搓一顿”,算是告别。9月7日下午,王家文走进孟关山里,采摘了3斤左右的野生菌,兴冲冲拿回家加菜。他妻子岳女士还记得,主要有紫花菌和一些白色菌子:“都是常见的,我们以前也吃过的。”她做了一碗炒菌子,还有一碗菌子汤。共有10个人进餐。“吃时没感到什么不正常,大家都说味道好。”
2.天没亮 妹妹和外甥突然肚子疼
8日天还没亮,王家文的妹妹和其2岁半的儿子云龙突然肚子疼。“刚开始还以为是着凉了,结果肚子难受得不得了,吐了好几回。”与此同时,前晚吃过菌子的亲戚,基本都出现不适,包括王本人也有心慌的症状,他女儿严重腹泻。
一家人立刻将王家文的妹子及外甥,还有王家文的女儿分别送至经开区和花溪区医院,经过治疗后,王家文的女儿症状有所缓解,可另外两人情况愈加严重。
9月8日晚上,大人转到贵阳市一医ICU,小孩转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PICU。
3.野生菌中毒致肝肾功能受损妇幼保健院一季度收治10余患儿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PICU主任陈建丽回忆,患儿刚送来时,肝肾功能均有受损,出现无尿的症状。“我们初步判断,应该是食用了有毒野生菌。”经过全力救治,终于让孩子病情稳定。目前,孩子已经转到儿内科(肾内科)做腹膜透析。
为什么10个人都吃了野生菌,有人只是腹泻,有人却严重到进ICU?
陈建丽认为:一是摄入量不同,二是人的代谢、解毒体系各异。
她介绍,每年秋季都有野生菌中毒患儿求诊,差不多一个季度要收治10余个患儿,以农村和城郊人群居多。“之前有一个爸爸吃了野生菌后发觉头晕,立刻回家,发现妻女都倒地不醒,及时送医救回一命。”陈建丽提醒,发现野生菌中毒要尽快送医,期间可通过催吐等方法自行急救。
4.患者家属:手头有1000多条裤子,想卖掉换救命钱
记者从王家文口中得知,目前,吃菌子的10人中,除了他的亲妹子和亲外甥继续在医院治疗外,其余8人均无大碍。他因为内疚,退掉前往宁波的车票,和妻子整日守候在外甥云龙的病床前,照顾他。而孩子的父亲则为妻儿的医药费四处奔波借钱。
下午,记者来到市一医,见到孩子的父亲李双。他一见到记者,差点跪下,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诉妻儿中毒后面临的种种窘境。
李双说,妻子做血透已经花了4万元,儿子透析花了7万元,家里的积蓄全部掏空。虽然目前妻子病情有所稳定,从ICU转普通病房,但后续的治疗费,仍然让他束手无策。“该借的都借了,亲戚们也不是有钱人,很难再有实质性的帮助。”李双表示,他现在唯一的“资本”是批发做生意的1000多条裤子,想低价找人转手,换取妻儿的救命钱。
野生菌有毒没毒 专家也难辨别
贵州省食安办曾统计:2004年至2014年十年间,我省共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143起,死亡92人。据了解,5月到11月为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时段,以7月最多。
省疾控中心卫检所处置科主任医生周亚娟介绍,由于缺乏对有毒野生菌的识别能力,农村误食野生菌引发中毒的事件高发,集体食堂次之。由于气候特点不同,我省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高发地区为遵义、毕节、铜仁、黔东南州等地。
“某些毒菌与一些可食野生菌外观极其相似,就是专业人士也不易辨别。”周亚娟说,由于人们缺乏对毒蘑菇的辨别能力,极易将传统食用的“三八菇”、“芝麻菌”、“石灰菌”和剧毒鹅膏菌、亚稀褶黑菇等毒菌混淆采食,这也是导致误采误食毒菌最主要的原因。
由于目前野生菌中毒无特效解药,因此提醒大伙切勿采摘、购买和食用,避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