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种房”利益链揭秘:外地人要打点村里安抚村民
27.07.2014 22:44
本文来源: Guiyang.City8.Com
这栋“积木”房连地基都没打,排水沟穿房而过
近年来,“种房者”的脚步,一直随着贵阳市各大重点工程而不断迁移。记者调查发现,在“种房”利益链上,既有举家借债“赌一把”挣快钱的村民,也有“放长线钓大鱼”的职业种房者。
在控违拆违力度年年加大,重重关卡之下,这些人是如何成功将房种起来的?严查公职人员“种房”,能否从根源上斩断利益链条?
红线
拆迁红线周边那些“种”起来的房子可一眼辨出——地下无桩、砖中无浆、墙面无窗、顶上无钢。
蛇年除夕前,李林(化名)家的两层小楼被城管推平。房子没了,银行贷款还欠30多万元,他说,“没赌对,只能接受”。
供职于贵阳市一事业单位的李林,月薪5000多元。最初,他为了改善父母的居住环境,在观山湖区二铺买了一块荒地,和亲戚合伙盖起一层楼。地价近十万,房子每平米单价超800元,第一层,李家总共花了40多万元。
“本来想自住的,还栽了果树,红线划过来时,心态就变了。”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李林用空心砖在自住房上抢盖了一层。“种”起来的那一层,每平米单价不足三百元。
两层楼,李家一共投入60多万元。房子被推后,李家除了30多万元的银行欠款,一无所有。
李家并非个例,对贵阳市而言,各大重点工程的拆迁红线,不断催生新的“种房”重灾区……
1999年,贵阳市停批农村散居建房手续,次年金阳新区建设启动。城管系统一位有17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回忆,建设金阳时,拆迁赔偿政策“摸石头过河”,所有房子都计入赔偿,由此催生金阳的第一拨“种房风”,并迅速蔓延至全市。
本文来源: Guiyang.City8.Com
27.07.2014 22:44
盘活低效工业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1月21日讯,贵州地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