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经开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企业乘“云”而上

29.05.2015  12:36

党建引领 企业乘“”而上

——贵阳经开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促互进综述

■题记

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贵阳华唐大数据及服务外包产业公司、贵州慧积地大数据平台服务有限公司、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贵州电子商务谷……一年多来,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乘“”而上,在区党工委和区管委会的支持下,不断壮大,经开区由此成为全市率先利用大数据产业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整合、工业经济迅速“抢跑”的区域之一。

大数据时代到来,面临新形势,如何让党建工作紧扣全区产业发展定位,在凸显党建工作政治属性的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助推转型升级,经开区日前研究制定了《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开展大数据产业党建联盟工作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大数据产业党建联盟,有效整合全区与大数据关联企业的行政、市场、社会等资源,以党建的强大引擎为引领,助推全区实体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经开区一家非公企业党支部成立大会。

五月的经开,绿意盎然,活力无限。

乘着大数据东风,经开企业借势发力,得到迅猛发展。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目前,“货车帮”有注册货车司机近100万名,认证物流企业20万户,占长江以南物流货主总数40%,每天发布信息200万条左右,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对于这个成绩的取得,该公司董事长戴文建说,这一切,得益于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部署,得益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

我们公司成立之初,没有办公用地,用工紧张,没有车牌,区党工委、管委会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我们提供了5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兑现了扶持资金350万元,申请了200辆日常用车的普通号牌,数博会期间,还免费提供50辆依维柯作为工作用车,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说到面临困境时得到的支持,戴文建仍然很感慨。

创新载体、因企施策、强化服务……一年多来,经开区党工委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全区产业集群、非公有制企业特点,努力提升服务能力,使经开区党建工作出现勃勃生机,助推了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货车帮”公司工作人员在展示服务项目。 孙鲁荣/摄

构建产业党建联盟 强化大数据产业党建

截至目前,经开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3000余家,有非公企业党组织312个,通过党群共建等方式,党的工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为了进一步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有效破解产业集群、综合商圈、非公有制企业等重点领域党建工作难点,经开区结合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实际,于日前首次提出“产业党建联盟”的党建工作模式,旨在解决目前经开区大数据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党员人数不足、党的基层组织“两个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建特色不鲜明等问题。

产业党建联盟作为以加强党建工作为‘纽带’的社会团体,将积极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利用党建联盟自身行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链长的优势,强化全区大数据产业党建,努力构建行业系统党组织与地方党组织双重管理、联合管理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提及党建联盟相关工作,经开区党政办主任、党组书记姚飞扬如是说。

按照实施意见,经开区大数据党建联盟建立后,要求凡是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大数据企业,必须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人数超过50名或接近100名的,可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3名,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企业,在先建立群团组织的基础上,按照行业相近、区位相邻的原则,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形式同其他单位共同建立党组织。

近年来,经开区先后成立了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党委、贵州枫叶管业有限公司党支部、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贵州中航聚电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贵州慧积地大数据平台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这些党组织的建立,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发挥了他们在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提升了企业整体形象。而党建联盟的建立,将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合理地设置党组织,努力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增强党的凝聚力。

企业党员承诺墙

提升服务能力 推动企业多元发展

去年以来,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借助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拓展企业在大数据方面的业务,计划在全省九个市州建立食品安全与农业产业大数据园项目。可是,巨大的资金投入让企业倍感压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牵线搭桥,申请市工投公司的引凤基金和生物医药基金项目,让该公司共获得了投资4578.26万元,及时填补了企业资金缺口。

除厂房免租金、资金支持外,经开区各部门贴心的服务也帮助勤邦在人才、项目等方面加快了发展。“区相关部门每个月都会到企业做人才情况调研、了解需求,对人才培养给予资金补贴、提供高级人才公寓,还帮助我们引进了美籍科学家潘忠礼、加拿大籍博士梁知维等高级人才。”勤邦公司副总裁郭进说,区党工委、管委会对企业的支持、帮扶、关心无处不在。

为加快推进经开区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和融合,一年多来,经开区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着力打造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相关产业项目——

通过与华唐开展联合招商工作,将各类业务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转移到贵阳本地实施。现有业务开展后将达到5000呼叫坐席运营规模。其中,已开展业务每席每月呼入呼出量为7000次。

成功引进贵州省电子商务协会入驻贵阳大数据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截至今年5月,协会已引入企业30多家。成功引入P2P金融平台、阿里巴巴、京东、支付宝贵州运营商落户基地。目前,入驻企业注册资金合计1.5亿元,入驻办公人员逾300人。

扶持贵州致远汽车、贵州高山名车等花溪大道沿线原4S店自主建设电子商务项目。

正在建设的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溪区)中小企业云计算服务基地项目一期,将安装约248个标准机柜和近4000台服务器,切实为入驻经开区的大数据及呼叫外包产业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经开区正在与花溪区统筹规划布局,编制两区发展大数据产业行动计划,将大数据产业发展成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智慧经开区建设。同时,正在加快孵化大楼配套建设,发展颇具规模的大数据研发机构或呼叫中心。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杨继说,此举,旨在吸引更多大数据企业入驻经开。

贵阳华唐大数据及外包产业公司

筑巢引来新兴人才 解除企业燃眉之急

2014年底,经开区承建的116套高层次人才公寓全部完工,目前,14位持有贵阳市人才绿卡的高层次人才已经入住,还有10位高层次人才也即将入住。

一般从事呼叫中心业务的人员在第二个月、第三月就会产生疲惫感,企业的流失率会特别大。但是,如果从学生时期就培养的话,不仅可以解决人员数量的问题,还能提高从业人员的系质。”经开区人才办、人力资源局党支部在收到华唐公司总经理叶军的建议后,立即行动,采取了“点单上菜”的服务模式,迅速梳理目前制约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逐一补齐“短板”。

为解决企业起步阶段人才资源成本过高的问题,经开区制定了《经开区关于促进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除了面向企业落实市级相关人才政策外,还对经开区的劳务输入明确了更加优惠的政策。比如,院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就业,在市级政策的基础上,每人补助上浮300元到500元。

与此同时,协调联系贵州大学等院校与企业合建实训基地,大四学生进入大数据公司实习,经开区按照相关政策予扶持。

一系列政策措施拓宽了企业招工渠道,帮助企业解决了急缺急需人才的引、留、用问题。

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2014年6月至今,经开区就帮助贵阳海信公司解决用工缺口500余人,帮助华唐公司引进定岗人员375人。

帮扶维权温暖民心 凝聚力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经开区有6名特困家庭的儿童格外期待。因为这一天经开区工会将组织他们参加以“让快乐和梦想一起飞”为主题的农民工及困难职工子女梦圆“六一”公益活动。工作人员将组织他们到观山湖区千僖童梦想城,当警察、做公主……在节日里,满足他们的一个愿望。

近年来,经开区始终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的宗旨,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的要求,积极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多种建会形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会的覆盖面。目前,经开区有各类基层工会241个,会员35226人,工会工作基本实现四个100%,工会工作的规范,让群众维权得到保障。

职工之家、职工小家、职工书屋的建设,为企业职工业余生活提供了优越、舒适的环境,密切了企业和职工的联系。目前,经开区共有4个职工之家,4个职工小家。职工书屋有藏书5000余册,订阅各类报刊杂志20多种,配备专用联网电脑11台。

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这是经开区党工委多年坚持不变的工作准则。近两年来,通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全区共为44名特困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发放帮困助学金63400元。在“两节”期间,对企业中153名困难职工进行了慰问,发放慰问金76500元;在“六一”期间,对121名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发放慰问金24200元。对4名患重大疾病的困难职工进行专项救助,发放救助金29000元。

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今年春节期间,经开区工会、人力资源局、公安等部门开展了专项行动,检查了150户用人单位,查出存在拖欠工资问题的用工单位20余家,为3922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9155.03万元。

经开区党工委到企业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

借力大数据 谋划党建发展新篇章

今年一季度,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6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60%,占全年总目标的23%,实现首季“开门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党建工作新要求,积极适应党建工作新常态,紧密结合经开区实际,以抓好园区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区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谋划经开区党建发展新篇章。”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杨继说。利用大数据,可以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

首先,建设党建工作数据库,推进资源整合和共享建设。建立涵盖党员个人信息库、领导干部个人信息库、基层组织信息库、党员教育等多方面信息的党建工作完整数据库。实现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横到边、纵到底”的数据采集、分析、查询、追踪和应用,将通过网络获得的数据与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得的数据综合起来,为进一步做好党员队伍、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参考。

其次,建设干部管理系统,推进组织建设。建立机关干部日常管理、干部信息智能分析两大业务板块,实现全区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实时查询、统计等,通过大数据应用强化机关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提高选拔任用干部的科学化水平。

此外,建设党务信息公开系统,推进作风建设。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找出群众最关注或最不满意的问题,判断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党群干群关系的状况以及矛盾焦点,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化解,运用大数据手段倒逼各级各部门作风改进和职能转变,着力整治“慵懒慢浮贪”等不良风气,提升基层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花溪区委书记康克岩说:“在大数据时代,经开区各级党组织更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将大数据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依托‘党建红云’工程的实施,推动经开区党建工作更加公开化、智慧化、规范化、科学化。

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

党建工作亮点点击

实现“两个覆盖”:本着地域相邻、行业相近、方便活动、易于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形式,坚持党群共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

建强“两支队伍”:开展非公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培训,就党建理论和组建党组织的政策等基础知识进行专题培训;组织非公党组织书记和非公党建指导员到本地及外地非公党建工作先进企业观摩学习等方式建强“两支队伍”,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发挥“两个作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岗”等示范岗位,扎实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我是共产党员·我为企业增光”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开展“干部联企,企业联户”活动:2015年选派64名党性强、素质好、作风正,熟悉党务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联络员,协助指导开展党的工作,提升党建水平。鼓励和引导115家非公企业与农村贫困户结对,帮助实现脱贫致富,使非公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夯实阵地经费保障: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引导非公党组织规范党员活动场所。对于自身难以解决活动场地问题的,统筹共享阵地,实现党建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对列入示范点建设的党组织,等额匹配市级划拨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经费,开展示范点建设。

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以党建强、发展强为目标,按照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的标准,深入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和“四亮四比四评”即“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亮风采,比学习、比作风、比担当、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自己评议”等争创活动,不断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

建立非公企业党建激励机制:逐步落实税前扣除制度,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用,凭合法票据和相关手续在税前据实扣除。建立党费拨返制度,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可全额返还企业党组织,用于开展党建活动;建立党内关怀基金,重大节日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资助特困党员,开展党内关怀活动。

坚持培育先进、树立典型:有重点、分层次、多角度地培养、选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近年来,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贵州富巨炉具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航天凯峰科技有限公司、三井华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正鑫药业有限公司先后获得省、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全国“工人先锋号”、市级先进职工之家、职工小家的称号。

记者 帅弋 黄秋月 胡丽涓 贾过之/文

经开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