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微电影《回家》:贵阳,我用影像说爱你
《回家》导演兼编剧、贵阳网记者杨爽。
《回家》女主角,贵阳网海归记者蹇悦。
《回家》剧组化妆师、贵阳网编辑李莎,正在给女主角上妆。
《回家》导演兼编剧杨爽(右)和摄影师颜勋在寻找最合适的拍摄角度。
本月初,由贵阳网组织拍摄的、展现贵阳风貌、讲述外地人在筑生活及成长的微电影——《回家》正式开机。
这部微电影的导演、编剧、制片、摄影、化妆、灯光、场记以及女主角,均来自于贵阳网。
7月16日,记者来到《回家》剧组探班,了解拍摄进展和幕后故事。
拍摄篇:
镜头下的贵阳风貌
贵阳机场一楼接机处,一块闪闪发光的LED摄影灯,吸引了路过乘客的注意。走近一看,在摄影灯的前面,一个清瘦的男孩拖着箱子,若有所思地看着前面交谈的两个人,其中穿着长裙、留着披肩长发的女孩,清秀的脸上,总挂着一丝笑容……
不时有路人把头探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拍微电影啊。”导演杨爽忙着看镜头效果,头也不抬地回答说。
“《回家》讲述了一对年轻人的故事。在贵阳事业有成的北京男孩宇制,因父母再三催促,不得不与贵阳女孩薇薇分手,回到北京。回京后的宇制,发现自己无法忘记薇薇,而且在北京的生活、工作不尽如人意,让他十分怀念贵阳。最终,他下定决心回来并扎根贵阳。”身兼导演与编剧的杨爽说,《回家》的剧情并不复杂,镜头下的贵阳地域文化特点、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和经济转型等,是整部剧着墨最多的。
谈及《回家》的剧情构思和创作意图,杨爽说,之所以选择从外地人的视角入手,是因为贵阳有着移民城市的背景,对初来者来说,它也是一个不排外的城市。“就我们剧组而言,河北保定、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的都有。对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来说,这一点也不奇怪。”杨爽接着说,“贵阳近年来的发展很快,‘爽爽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的名气也越传越远,外地人到这里来旅游、度假、投资、创业和安家的,也不在少数。”
据介绍,贵阳机场是《回家》剧情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在这之间,短短10分钟的微电影,将展示贵阳多处城市文化地标和自然景观,包括甲秀楼、机场路、青云路小吃街、黔灵山全景、南明河景观、湿地公园等,还有晚上的夜市,陕西路、文化路上地道的贵阳小吃。“对贵阳本地人来说,这些地名他们都格外熟悉。但站在一个外来者的角度,这就是他们眼中的贵阳。通过《回家》,达到了推介贵阳的目的。”
杨爽透露,《回家》也将参与本次“追逐中国梦·筑梦贵阳”微电影大赛。“《回家》还紧扣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以及贵阳大力发展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高新技术产业等现状。在个人成家立业的小梦想背后,是贵阳发展转型的大梦想。这是《回家》主题最大的含金量所在。”杨爽说。
专访篇:
“自带演技”的海归记者
——访《回家》女主角、贵阳网出镜记者蹇悦
拍戏时的蹇悦,还是平常的样子:会说话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而且特别爱笑,看上去很自然。“其实我没有拍过微电影的经验,第一次拍还是比较紧张。好在剧组里的都是同事,大家关系很好,所以也就缓解了这种紧张。”蹇悦的表现,得到剧组的认可。
说起蹇悦的简历,让人眼前一亮。她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系,后来留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完成了传媒学硕士学历。这个长相甜美、从不怯场的女主角,根本就是个圈外人,没演过戏。
拍摄的时候似乎很轻松,但私下里,蹇悦说,对剧本有做过仔细的研读,并且试着去理解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这个故事其实挺简单的,里面的冲突也不多,但都比较真实,很多情节,我们都有相似的经历。”
对《回家》主题的理解,蹇悦说,这个故事是鼓励在外漂泊的年轻人回到这里来。“贵阳虽然很小,但是个美好的城市,在这里会有丰富的生活也会有爱情。”蹇悦动容地说。
当编辑的化妆师
——访《回家》化妆师、贵阳网编辑李莎
李莎穿着一件鹅黄色的短袖T恤,牛仔裤,素面朝天的样子。翻看她空间的相册,再和眼前这个简单的女孩一对比,简直大相径庭。空间里,有古代闺中女子造型、老年造型、古代青楼老鸨造型、现代装青花瓷创意造型等。
剧组化妆师李莎,是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形象设计专业2013届毕业生。大二的时候,李莎和同班另外两个女孩,一并考取了国家高级化妆师资格证。去年,通过校园招聘,她进入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在贵阳网做网站编辑。这个持证化妆师,原来还是个编剧。
在拍摄现场,李莎提着一个玫红色的专业化妆包。“读大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买了一整套化妆用品,花了3000多元。一般化妆品保质期是3年,这个化妆包里,都是自己后来重新添置的。”李莎不仅是免费的高级化妆师,还无偿提供自己的化妆品。
“其实我很开心过来帮忙,毕竟能够发挥我的专业优势。而且,我自己从来不化妆。毕业以后,能得到一些机会,比如给上镜记者、大型活动主持人化妆,我都很乐意去做。”李莎说。
花絮篇:
你们“看海”的时候,我们在拍微电影
7月15日晚8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倾泻而至。次日早晨,暴雨未歇,强降雨天气仍然持续着。路上打伞的行人艰难前行,全身都湿透了。
《回家》剧组“管家”白桂莲,和记者约好16日早上9点半,前往贵阳机场拍摄。暴雨、洪涝、拥堵,这般恶劣的天气,让剧组的每一个人,都不禁犹疑:这还拍吗?
9点10分,抱着一丝暴雨天不想出门的侥幸,记者分别致电白桂莲和杨爽,得到的回答是:“要去啊,等我的电话,到时候过来接你。”同时,在《回家》的微信群里,杨爽发来一条消息:“拍摄照常,风雨无阻!”
一行人终于到了机场的候机大厅。大量滞留的旅客,以及不间断地传来“由于天气影响,航班迫降在某某机场”的机场播音,提醒着剧组,外面依旧大雨如注。其间,剧组不时有人刷微薄、微信,分享着“我在观水路观水”、“贵阳暴雨、情满全城”、“你我在雨中”等图文信息。
当天的拍摄一直到晚上8点半才结束。回去的路上,雨已经小了。据监测记录显示,至16日19时,贵阳市已降雨198.9毫米,且一直持续,突破了近几十年的极值(1996年7月2日的197.3毫米)。
专家篇:
“电影化”的表达
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
——访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邹璿
记者: 目前,微电影的定义还很模糊,它与短片的界线并不是很明确。微电影到底该如何定义?
邹璿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发展历程也就几年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把时间容量在20分钟以内的电影称之为微电影。
微电影的创作目前出现一种庞杂的局面,很多人把旅游宣传片、广告片也算在微电影范畴之内,我认为是不准确的。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微电影再“微”,它首先必须是电影,必须自觉运用电影语言,并遵循电影语言的语法规则来进行创作。微电影应当基于一个有创意的故事架构,然后用“电影化”的方式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情感情绪、思想观念。
记者 :微电影和电影之间,它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邹璿 :我们惯常意义上所说的电影主要指在院线放映的电影,两者的区别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时间容量上,微电影一般在20分钟以内,而院线电影少则一个半小时,多则三四个小时。二是微电影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网络,而院线电影则首先主要依托于实体影院来放映、传播。三是微电影投资少、阵容小,而院线电影很多则是大投资大制作,阵容强大。四是微电影叙事线索单一,情节结构简单,而院线电影则叙事线索和情节结构相对复杂多元。
相似之处,我认为两者都必须首先是电影,必须按照电影的内在规律来进行创作,创作者在其中都要借助于视听手段来完成某种表达。两者都是集体创作,微电影“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创作必须依托编剧、导演、演员、摄像、录音、美术、服装、化妆、道具各单位各部门协同完成。
记者 :有些人认为,拿个iphone也能拍微电影。其实拍摄一部好的微电影,也很需要技巧、技术,是吗?
邹璿 :拿个iphone也能拍微电影这个说法我个人不太赞同。数码时代,很多个人数码产品都具备了一定的摄录功能,但是这只能说为个人对周围事物的“影像化”记录和表达提供了可能。并不代表人人就此可以拍摄微电影。首先电影有一个重要的属性:技术性。微电影的创作,对画质和声音的呈现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再者微电影的拍摄也需要创作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懂镜头语言、懂场面调度、懂剪辑技巧等等。
记者 :怎样拍出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优秀微电影有哪些标准或要素?
邹璿 :在我们国家,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的优劣惯常采用的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标准,这对微电影的评价同样是适用的。
首先应当有正确的导向,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有好的故事创意,“讲一个好故事,讲好一个故事”,用好的故事架构和好的讲述方式去吸引人;最后要拍得“好看”,电影是高度视觉化的,无论是单个镜头还是一组镜头链,其本身除了叙事和表意的功能之外,还需具有“电影感”,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
本报记者 杨禹璋 /文 杨禹璋 高兴斌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