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短期现出暖意 后续“打新”扰动不容小觑
伴随7天期逆回购招标利率的接连下调,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的净投放,当前银行间资金面应声回落,整体趋松。
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总体较前期有所下行。其中,隔夜、7天和14天品种依次行至3.213%、3.939%及4.424%的位置。
显然,得益于财政资金投放的加大以及节后现金回流的陆续到位,本周银行间流动性不断趋缓符合业界普遍预期。
“不过,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新一轮IPO冲击在即,资金面料将再度承压。”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指出,“当前,证监会新股发行速度正明显加快。”
记者亦观察到,自2014年6月以来,每月的新股发行规模呈现出递增的态势。2014年6月-10月平均每月IPO发行规模为50亿元-60亿元,11月和12月增至84亿元和112亿元,而到了2015年,每月新股发行数量大致在20只以上,募集资金多逾100亿元,2015年3月更是达到200亿元以上。对应冻结资金规模也从2014年6月的9000多亿元,增加至2015年2月的2.12万亿元。
“再就3月份的情况来看,由新股集中申购引发的资金面骤紧影响不容小觑。”一位商行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当月共有24家公司IPO,冻结资金规模高达2.9万亿元,单日冻结资金规模峰值一度达到1.58万亿元。而机构为避免流动性风险,提前准备资金,也导致资金利率从IPO冻结前1周已开始大幅上行。尽管央行一般会在IPO期间运用SLO、SLF等对冲工具来平滑资金面的波动,但其效果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难以缓解脉冲式的流动性紧张状况。”
“随着IPO的加速,打新资金需求必然会对货币市场利率形成扰动。”海通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姜超并称,“扩大的打新资金需求会造成银行间回购利率和交易所回购利率的阶段性飙升。此外,打新收益率越高,资金能够承受的融资成本越高,对应回购利率的上浮程度可能就越大。”
需指出,目前新股上市连续大幅上涨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导致打新积极性空前高涨,打新规模从去年每月万亿元左右,增加到今年每月2万亿元左右,这对货币市场资金松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受访的多位券商研究员判断,伴随下阶段打新“洪峰”的来袭,由此引发的资金利率趋紧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市场不宜对流动性过于乐观,仍需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