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3月23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项目建设的新业绩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我市初步确定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社会事业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28项,总投资4787.5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808.9亿元,比去年增长13%。
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毕力夫全面分析了我市发展面临的形势,围绕破解增投资、上项目的瓶颈制约,从投资领域、资金筹措、要素配置、招商引资等方面做了工作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毕力夫指出,当前我市项目建设还存在着项目少、块头小、雷同多、质量不高,产业项目和集群项目少,旗县区之间相关联的项目少,新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少等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认清形势,以适应新常态的新作为坚定不移抓发展。在新常态下,必须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对我市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有更清醒的认识,对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更清醒的认识,尽快适应新常态,找准推进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要通过加快发展,积极拓展促改革、调结构的空间,努力在培育新增长点、新动力源上取得突破,推动优势产业更大更强、新兴产业成长壮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争取最大限度地在提质增效的同时做大经济总量,确保我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不落伍、有作为。
毕力夫强调,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将是我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必然选择。而增投资,就要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解决好资金往哪里投和从哪里来的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创新思路,全力以赴突破增投资上项目的瓶颈制约。在新常态下,不能像过去一样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这种投资方式已不能够适应新常态,必须要有选择地投资,重点应向“公共性”、“民生性”、“战略性”领域倾斜,加快实施补短板、强基础、增服务、惠民生的项目,实施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要解决好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要把投资的主动权交给企业,把投资的大舞台放给市场。要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渠道,积极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要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板、中小板和新三板进行股权融资和上市融资。要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尽快研究,抓紧启动实施。要解决水、电、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怎样配置问题和招商引资热情减弱、招数不多问题。
毕力夫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里的各项决策部署,对重点工作不等不靠、雷厉风行、不讲条件,做到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进一步强化任务分解、强化督察问责。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洪学主持会议,市领导杨远新、杨万涛、杨东起、吴平、董连珍,市政府秘书长孟昭均参加会议。市发改委通报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各旗县区结合本地实际汇报了今年重点项目安排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