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五分法”开展问题化解

27.06.2014  14:22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赤水市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作为检验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针对前段活动查摆问题数量较多,牵涉面广,原因复杂,进程缓慢等一系列问题,赤水市探索出了问题化解“五分法”,对查摆问题进行逐条回应、逐个反馈、逐步化解,确保了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分层化解。以市群众工作中心为基点,将问题化解的触角延伸至17个乡镇(街道)、122个村(社区),建立群众工作站(室),构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问题化解三级网络。目前,全市共建立市级群众工作中心(站、室)140个,有近600名工作人员每天投身于问题化解之中,平均每日处理意见和建议2.3条,完成了一村一室工作目标,惠及群众近20万人,实现群众问题反映、问题征集,问题反馈、问题化解一站式服务。

    分类化解。按照作风反映、民生民心、信访矛盾、产业发展、政策解析五个方面对查摆问题进行分类划分,并根据各个单位部门的职能职权进行分类交办,按照“一类问题、一支队伍”的原则成立专门问题化解队伍,全程跟踪查摆问题化解过程,实现问题化解专业化。目前,全市已化解查摆问题171个,问题化解率达到52.6%,其余已经按照问题分类正在逐步化解之中。如丙安乡属于林业乡镇,林权纠纷矛盾较多,群众反响强烈,问题查摆“五分法”实施后,通过分类调解,以乡林业站为主体,进村入户牵头调解林权纠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化解了一年以上的林权纠纷积案7件,得到了群众的一片赞誉。

    分级化解。按照“一般问题不出村,特殊问题不上交,疑难问题联动管”的原则,明确每一级问题化解责任,建立查摆问题分级化解信息库,由市群众工作中心将问题进行分类,用三种颜色明确标注,用红色标注疑难问题属于市级层面联动解决,用黄色标注特殊问题属于乡镇(街道)协调解决,绿色标注一般问题属于乡(社区)调解解决。目前,全市共征集到意见建议4731条,其中“四风”方面问题637条,经过梳理,共整理突出问题326个,标注红色问题57个,黄色问题128,绿色问题141个,并已经全部进行分层交办。

    分片化解。根据查摆问题归属地情况,全市建立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47个;组建市委10个督导组,并由市委常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分四个片区指导问题化解工作开展,深入一线掌握问题化解情况,协调各方督促问题化解进展。如四洞沟景区所在地大同镇因为景区管线施工导致路灯不亮。给莅赤游客和当地群众带来不便,因涉及部门较多、职能交叉和各执一词,致使问题解决困难,市政协副主席杨占春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商量办法,用3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分次化解。对于意见分歧大、利益牵涉多、一次性难以化解的疑难问题,由市群众工作中心牵头整合各方力量采取分多次化解的方式进行解决,并按照化解次数建立问题化解台账,总结每次化解经验和方法,直到问题圆满解决。如在对全市驾校超收费用的问题中,市群众工作中心牵头物价、交通、运管等多个部门多次对问题进行明察暗访,明确下达整改通知,要求驾校限期退款并公开道歉,同时通过电视台曝光驾校整改全过程,历时1个月终于致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退还超收费用74.1万元,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曾强 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