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市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W•E•H”模式

11.01.2016  12:10

      近年来,在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赤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总结过去的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水土流失“长治”治理方式的经验基础上,大胆结合国内先进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模式,开辟了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W·E·H”模式。

一、水系整治“Water system regulation”

      1.在治理天堂沟小流域工程中,采取从源头控制水源污染,在人居集中的地方新建生态污水厂,通过“预处理+厌氧处理+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的方式,使得排入小流域的主要污水达到一级A标。

      2.在葫市沟小流域,溪沟两侧的耕地采取“经果林+作物栽种+保土耕作”的方式,林地采取封禁治理模式,其他类型的地类根据实际采取保护,使小流域内水土流失为零。

      3.在天堂沟小流域区域内,增设垃圾池,收集生活垃圾。树立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创新建管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治山治水、保水保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水土保持治理效益。建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防治水平较高的综合示范样板。

二、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

      1.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建设、湿地公园建设”,全面启动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集中力量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时结合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生态工程建设,构建点面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经果林,建设生态旅游景观,培育致富产业;调整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思路,一律禁止新开垦荒山建设梯田,防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发生。

      2.结合治理工程积极开展项目科研。我市水土保持工作站与长江委长江科学院、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开展“3S”、遥感等科研工作,充分发挥赤水河流域地理优势,研究更能发挥效益的系统治理机制等,让更多的科研项目造福赤水,促进生态修复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施性。

三、人居改善“Habitat improvement”
  1.我市同时将水土保持工程与农村饮用水工程、村镇排水工程、道路边坡整治工程等相结合,从山上治理延伸到山下和村庄治理,在村庄房前屋后、庭院栽树种花种草,道路主干道两旁建绿化带,公共休闲场地建花池,种花草树木。并把小流域治理的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衔接;坚持合理利用、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树立长远眼光,以规划为抓手,高效率运作、高质量建设,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精准发力。

四、主要经验做法

      1. 媒体关注,群众更加支持我市水保治理工作。我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受到了贵州日报等媒体关注,贵州日报实地采访并已报道多篇新闻,贵州省水利厅网、贵州省生态建设网、赤水市人民政府网等网站媒体多次报道宣传我市治理成效。通过吸引群众参与,综合受益区居民的水保感受,建立健全水保项目后续管护机制,并逐步丰富新型水保文化,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水保责任意识。

      2.结合我市特点,由于经果林措施预算单价较低,实施难度大,为保证经果林措施达到设计的面积、成活率、保存率和品质要求,经果林措施采取供苗、栽种和管护三者合一方式,委托乡镇组织流转土地大户、村集体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等组织实施。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种植密度、单位面积造价,通过验收后给予补助。

      我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将在保障完成国家治理任务的前提下,充分为竹城、丹霞城、休闲旅游度假体验城、大数据健康城服务,打造全省新型小流域治理工程示范点,让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与世界遗产地、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等称号相映生辉。

 

                                                                                                      单位名称(赤水市水务局) 文/付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