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28.08.2014  15:59

    从“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的“遵义模式”正式起航,到党的十八“美丽中国”理念的崭新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赤水市一直在“美丽乡村”路上前行和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来水实情的城乡融合、民富境美的崭新发展模式。

     一个目标,鱼和熊掌兼得

    赤水市地处黔北边陲,是黔北和巴蜀文化相互交融地,赤水丹霞世界闻名,自然风光秀丽迷人,生态环境屈指可数,“四渡赤水”红运之地,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赤水市就已经开展着手“生态建市”,2006年,市委更是明确提出“生态立市”的目标,紧接着“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千瀑之市”、“长征遗址”等一张张靓丽的地域名片接踵而来。尝到了甜头的赤水人,顺势而为,依托市情,迅速确立“生态立市”战略目标,提出了“既要环境,又要发展,青山绿水,大有可为”的发展定位,在借遵蓉高速快速通道的连接贯通之机,着力实施“两园一栈”工程(把村庄建设公园、把院落建成花园、把农舍建设客栈),打造“村村是景、处处休闲”美丽乡村新模式,累计投入资金27.2亿元,改造标准化房屋6.5万余户,实施标准化乡村旅舍近千家,近10万农户参与到工程建设,打造省级精品点4个,遵义市级精品点6个,乡村覆盖率达到80.5%,新建农村公路1245公里,改建244公里,硬化190公里,17个乡镇(街道)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命名,生态市创建工作通过环保部技术组验收,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十一五”完成时的4719增长到10806元,增长近128%,突破了万元大关,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次坚守,文化的深度融合

    “文化是命脉,是灵魂”。为了更好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补齐发展短板,赤水市坚持把文化注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富的“四小”文化旅游特色村寨。丙安古镇百米的葫芦街抒写着千年沧桑,危崖军商古堡孕育着民俗遗风,脚下激流险滩聆听着英雄故事,“无人问津”的古镇现在“人满为患”,古镇用坚守诠释了文化的力量。随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点等金字招牌纷至沓来,丙安古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仅今年“五﹒一”小长假3天,就接待游客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益163万元,接待游客留宿5000余人次,当地群众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大同古镇,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在此相互交融传承,快乐勤劳的苗族男女用歌舞展示着民族骄傲;中共赤合特支旧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峥嵘的历史;“一碑一传奇,功绩长流传”座座石碑见证大同百姓淳朴善良。“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闻”。这是大同镇文化聚力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今天的大同镇,日均接待游客105人次,赢得了世人“黔北第一村”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