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探索特色生态经济强市之路
赤水市紧紧围绕生态这个核心竞争力做文章,守牢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竹兴市”战略,探索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强市之路。
为实施强市战略,赤水市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气候生态等旅游资源,规划建设“百里翡翠长廊”、“红色文化”、“古镇文化”、“生态文化”、“高山休闲度假”等“六大特色旅游带”,总投资超210亿元,构建起全域旅游大格局。
据了解,今年国庆长假赤水旅游火爆,7天共接待各地游客近50万人次,同比增长3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36%。市内各宾馆、饭店、酒店和农家乐爆满,出现“一房难求”现象,节日期间的客房入住率达到100%,以致不少市民将自家的房屋腾出来租给游客,分到了旅游“一杯羹”。这是高速公路开通的显性效应,更是赤水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效应。
旅游是赤水的一张名片,但是旅游绝不是赤水市在实施强市战略中仅有的一张牌。最近,赤水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可谓“好事连连”,企业在园区的新厂房顺利建成入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又到企业挂牌成立了院士工作站,产研结合新上的竹塑复合环保板材生产线今年就可实现8千万元产值,竹木企业也产高科技了。
这是赤水“1213”工程的典型一幕。按工程计划,赤水市计划在2016年发展微型企业1000家以上、小型工业企业200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30%以上。
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竹业循环工业园区列入全省100个产业园区。经开区新引进LED灯具、LNG天然气加工等78家企业,46家企业建成投产。目前,赤水全市有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45家、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57家、小微企业424家,规模工业企业增至57家。今年1至9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50.55亿元,增长20.46%。(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