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构建“快进慢游”新业态
2014年蓉遵高速通车后,赤水迎来首个国庆旅游长假,仅7天时间,共接待游客615255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515万元。赤水旅游火爆,各宾馆、饭店、酒店、家庭旅馆爆满,出现“一房难求”现象,这让不少想到赤水旅游的人望而却步。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今年会有什么动作,记者在两会上一探究竟。
人大代表、赤水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况顺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旅游旺季,赤水的接待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今年将有30家商务酒店,100家乡村旅馆投入使用,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8200张床位,到年底将达到两万张床位,大大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赤水提出:深化旅游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旅游资源有偿开发利用和旅游资源与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机制。实施旅游景区精品工程,围绕西线、东线和中心城区环线三条旅游精品线,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构建“快进慢游”旅游新业态。况顺航告诉记者,“三权分离”赤水已经提前实施。目前,赤水正按照打造“竹城”“丹霞城”“国际休闲旅游度假体验城”三城建设步伐,按照“快进慢游”旅游新业态的要求,实施5年计划,将赤水按照5A级标准,打造成一个大的旅游综合体,而不再是各个景区的叠加。到2020年,将实现100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落地,旅游接待人数每年达1000万人次以上,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景区品质提升,在全国31个省市设立营销中心,争取让旅游公司上市。
此外,赤水正在打造的“黔北明珠文化城”,属全省100个城市综合体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占地201亩,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全省首个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创新区。该项目致力于“用文化经营一座城市”的理念,形象生动地浓缩和展示赤水丹霞文化、桫椤文化、酒文化、盐运文化、历史文化、古城文化等多种文化,打造一个在文化旅游中获取快乐与幸福的精神家园。目前,该项目已建成3万多平方米,完成投资2个多亿元。
大量配套旅游的娱乐服务设施正在落地,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养生养老度假区、现代农业观光体验以及户外运动为主题的度假区等,将解决夏季赤水旅游的短板,吃喝玩乐等业态也将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