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谷绿道建设凸显绿色生态环保理念

25.04.2016  11:19

  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的版图上,在西南崇山峻岭中,有一条河叫赤水河。

  赤水河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而享誉世界。

  赤水河因壮美秀丽,河流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景观等旅游资源富集而享有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的美誉。被人们赞叹为“最美的风景”。

  披星戴月“鏖战”400多个日日夜夜,中建四局三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赤水河谷绿道建成旅游公路100英里(注:约160公里),与之并行的是山地自行车道及人行步道。

  赤水河沿线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旅游景观,因赤水河谷绿道“一线串珠”流光溢彩,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熠熠生辉。赤水河以其绝妙的风姿立体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5年初,遵义市委、市政府把建赤水河谷绿道项目确定为市“一号工程”,树立全景域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围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坚持规划先行、交通引领、示范带动,以“快进漫游”为主动方向。决定以建设赤水河谷绿道及景区项目为引领,结合区域风景、文化、民俗、饮食等资源,将赤水河谷沿线的仁怀、习水、赤水3市县打造为休闲、度假、体验式的旅游目的地,带动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等全方位协调发展,将赤水河流域打造成千亿级的旅游产业带。树立低碳环保、绿色交通的理念,把赤水河谷绿道打造成“贵州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公路。

  为了保护好赤水河谷这片“碧水蓝天,青山绿地”,施工中怎么样才会对当地环境影响最小,怎么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怎么样才能贯彻遵义市把绿道建成“绿色生态旅游公路”的理念,打造“生态”绿道?这些问题都对公司的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1月25日,在红军“四渡赤水”第一渡的千年古镇土城,伴随挖掘机挖起第一铲土,公司拉开了旅游公路建设的序幕。公司3000多名建设者迅速集结,开始了他们的神圣之旅:为最美的风景系上一条最炫的彩带。

  为了把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公司将环保、水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项目开工前,公司分别和各施工单位签订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合同,完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制度,配备专职和兼职环保检查人员、环保监督员,督促各单位规范施工。

  100英里的建设线上,一面面印有“中国建筑”的绿色刀旗迎风招展,一幅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福祉子孙后代”、“建设生态文明助推中国梦”、“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是小康路幸福路”等标语,或挂在树干之间,或书写在岩壁上,格外醒目。

  在这个建设战线上的几千民工,进入施工现场第一课就是进行“生态保护、绿色施工”教育;在开工前,沿线各乡镇、村委会也召开了“支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动员大会,让百万群众接受教育。从施工管理人员到劳务民工,从乡镇村基层干部到普通群众,都接受了深刻的“绿色洗脑”教育。

  “这是我修桥筑路20多年来,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绿色教育。”3标段一位劳务班长感慨道,“为了天蓝水绿,环境美丽,做好绿色施工,我们义不容辞!”这话,代表了所有建设者的心声。

  赤水河谷绿道项目工程全线有桥梁162座,涉及机械和人工挖孔基础桩以及框架梁孔桩基础4277个,除了人工挖孔基础桩外,其余30%多的机械挖孔桩都要产生大量的黄色泥浆。如果直接排入赤水河可以省时、省事、省钱,但是美丽的赤水河将被污染。公司建设者话语铿锵:“这是坚决不允许的,百分之百地杜绝!

  一天晚上,有民工想趁夜间将泥浆直接流入赤水河,刚一开始就被巡查的项目管理人员发现制止,第二天一上班就通报至各个标段,如果再次出现,将劳务班组清除出场,并给予重处。这个“苗头”彻底被压住了。

  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公司确保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严、细、实,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水环保各项监测项目与监测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和有关规定的标准,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

  在施工中,公司尽可能地保留清表后两边的原有植被,对不能保留的树木尽量移栽;对表层土予以保存,在路面施工结束后,用原有所存的表土对新种植的绿化植被加以覆盖。有时遇到一窝竹子,如果能留下一部分,就坚决留下不砍伐。曾遇到村民私下给群工和征拆工作人员买香烟,恳求他们把他家在征地红线边缘的2棵树和3窝竹子给征用了,但被工作人员拒绝。

  “生态为先、环保为要”,“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强力度的恢复”,面对大自然赐予遵义人民的天然礼物,赤水河谷绿道建设者庄严承诺。也是项目建设指挥部制定的“铁规”,是高压线,谁都不允许越线和触碰!

  为兑现这一承诺,公司全线牢固树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道的理念,深入挖掘绿道的自然内涵和文化内涵,做到“施工不流土,竣工不露土”。

  让绿道能够成为这迷人景色中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相融。公司结合赤水河谷的风光和风土人情,努力实现旅游绿道与赤水河景观特色、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突出地域文化特征,增强公路景观的多样性,体现不同的文化风情。

  沿线有20多颗上百年的黄角树,公司在优化施工方案时,都把这百年老树全部保护起来了! “任何一个有良心的施工企业,都不会破坏这作为风景的百年的老树,更何况作为央企,我们就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才是。”项目负责人如是说。在7标段仁怀市二合镇罗村,为了绕开一颗树龄500多年的黄角树,这棵树承载着村民几十辈人的情感。为了绕开这颗树,就要拆迁2户村民的房屋,并增加公路桥长度10多米,增加工程成本100余万元。“这颗黄角树,几十辈人都看着它。这次修路绕了道。中建四局,好样的!”当地一位老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一边建设,一边绿化。在建好的山地自行车道和汽车公路两旁,对在施工中“不得不被揭开的植被”,以及原来“裸露”的地表,公司积极进行“绿化建设”,美化生态环境。项目建设期间,公司共清理砾土35 万立方米,种绿草面积70万平方米,栽花200万株,栽植竹子12000笼,种栽榕树、黄角树、红叶李、桂花树、乔木、红枫等树6万余棵(株)。

  在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勾勒的赤水河谷美景中,一条经人类巧夺天工所雕琢的旅游绿道,被植入其中。

  一线串珠,绿道成美景,美景融绿道,留在行人心里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

  如今,这条千亿级文化旅游生态产业之路,绿草茵茵,鲜花灿烂,树木郁郁葱葱,与清悠悠的赤水河,与绿葱葱的青山形成了一道绿色的风景线,无论是开车行驶在旅游公路上,还是骑行在山地自行车道上,满眼绿色沁人心扉,好不赏心悦目!(记者 杨必刚 黄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