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做足三篇文章提质增效农村安全饮水
红花岗区抢抓全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及小康水行动计划的机遇,做足“筹、建、管”三篇文章,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扎实推进全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
做足“筹”字文章,保证工程规划落到实处。抢抓全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小康水行动计划机遇,遵照“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原则,开展全面调查研究,超前规划,积极储备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项目。同时,结合全区地理条件、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及水利普查成果,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分板块、分梯队编制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好工程经费、施工队伍、施工材料,保证规划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落到实处,惠及民生。
做足“建”字文章,保证工程资金质量安全。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廉政责任制、公告公示制,签定区级政府与工程所在地《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书》,指定专人动态跟踪管理工程建设、调度施工进度,进行工程建设情况宣传,及时组织竣工验收,把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质量、资金关口。2005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5013余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0余处,解决10.6余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区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指数达96%。
做足“管”字文章,保证工程健康正常运营。探索推进农村小微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改变“政出多门,多龙管水”的局面。扎实开展全区农村安全饮水现状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建立区级农村安全饮水维修养护基金,每年预算1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饮水安全认识,动员自觉参与安全饮水工程维护及监督管理,鼓励改变传统取(用)水方式,开展计划、节约用水,确保全区15万农村人口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在2015年前全区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指数达100%。(红花岗区水务局 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