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跨越 伟大奇迹——写在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之际
千年跨越 伟大奇迹
——写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之际
暖春时节,位于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奢香古镇里的梯田色彩斑斓、春意盎然,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赏景游玩。新华社发
砥砺奋进是最铿锵的历史足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均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千年之变”,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贵州的发展,困难曾经比别人多,难度比别人大。贵州人民用苦干实干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每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都流淌着奋斗者苦干实干的汗水。这些年,是贵州干部最苦最累的时期,是贵州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是全省人民收获最多最丰的时期,也是全省上下豪情满怀、壮志澎湃的时期。
今天的贵州不再垫底,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彻底撕下千百年绝对贫困标签,贴上亮丽名片,突破山水阻隔,显露出峥嵘的崛起之势。
奋进新时代,贵州人民秉之以实干,持之以奋斗,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新时代贵州精神,以高质量脱贫交出时代答卷,以高质量发展书写跨越篇章,激情奋斗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破解“不可能”:热血筑通途,硬仗除瓶颈
“我们的改变,要从通路说起。当初为了修建一条通村路,全村200多号男劳动力全部出动,在手扒岩上开辟道路,期间两名同志因此葬身崖底,大家依旧坚持下来,因为这是我们村世世代代的愿望。”
在威宁自治县龙滩村,村支书曹顺友道出了久困于深山的窘境,为打通出山路,曹顺友在悬崖上睡了200多个日夜,2000多箱炸药和数千根雷管放在头边,与村民冒着生命危险,耗时近一年在百丈悬崖吊绳炸山,在绝壁上开山凿石,为这个贫困村日后脱贫开疆拓土。
万里重山难翻越,龙滩村曾经的痛点,何尝不是贵州山区昔日发展面临的困局。但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
2015年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彼时,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是制约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拦路虎,在交通闭塞的贫困山区路,承载着乡村发展的所有希望。
脱贫攻坚的进程加快,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码。从“县县通高速”到“村村通沥青路”,再逐步实现“组组通硬化路”,贵州率先在西部打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变千沟万壑为“高速平原”,城乡差距由此拉近,快速将县县相连、村组互通,创造出条条回乡创业路、产业出山路、通商便捷路,为贵州1200万农村人口注入发展的新动力。
着眼于破瓶颈、抢先机,贵州大力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六网会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07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1527公里,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今天的贵州已天堑变通途。
以交通建设为引领,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建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76个县中型水库投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7000万千瓦,天然气管道联通60个县。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新疆土,一批超大型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建成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实现5G网络县县通,形成贵州蓄力发展的新引擎。
在脱贫攻坚这场规模浩大的战役中,无数“不可能”变成现实,诸多复杂局面转变为开启未来的机遇,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
一步跨千年:搬迁拔穷根,绝地逢生机
四年时间,乌蒙山脉、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一场贵州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迁徙,改变了192万人的贫穷命运。
这是一场“绝地逢生”的大搬迁——
“土如珍珠、水贵如油”“这深山旮旯,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啊!”土生土长的望谟县老麻山乡人尤崇军说,老家在一个深深的山窝窝里,出门就是山坡坡,干活儿得往山腰爬,一年到头收不了几颗粮食。
整乡搬迁!让老麻山乡人“绝地逢生”,而今成为在工厂上班、有城镇医保,小孩可就近上学的城镇“新市民”。
贵州贫,很大程度上贫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关于“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重要指示,吹响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的冲锋号。同年12月2日,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
贵州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成功探索“六个坚持”“五个体系”等行之有效的贵州模式,在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192万群众搬出贫困大山、迎来崭新人生,贵州城乡格局、生产力布局发生深刻变化。
这是一场“改变命运”的大搬迁——
在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8000多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在这里安家落户,一条宽阔的关花大道将社区与县城连接起来,是搬迁户们融入城市生活圈的主要通道,仅20分钟即可抵达。
18岁的曾泽念随家人从贫瘠的山窝窝搬迁至此,在社区车间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弟弟在临近的新校读上了初中。在曾泽念看来,如今的一切令她对新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年轻一代走出山,未来也更意气风发。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2019年2月,贵州作出了长远性制度性安排,即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确保满足搬迁户子女就学需求,确保每个安置点有1个卫生服务机构,确保有劳动力家庭1人以上稳定就业。
2016年以来,作为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完成搬迁192万人,这场“挪穷窝”“拔穷根”的治本之战,战出了“贵州奇迹”,累计建成949个集中安置点,建成安置住房46.5万套,大力创办扶贫车间941个、开发扶贫基地206个。目前,192万人动态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山里人从此脱离了贫困的命运,并在新生活中逐步站住了脚跟。
一步跨千年。如今,192万搬迁群众住进新居,山里人变身“新市民”。
蹚出新路子:产业大发展,四季唱丰收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庄严的承诺,久于耳畔。
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黔桂石漠化区覆盖了贵州71个市县,86.3%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这三大片区,75%以上的深度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民族自治区域,贫困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互交织。
在通往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发展是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2016年《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发布,产业扶贫,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2018年,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贵州大地拉开序幕,翌年,十二位省领导领衔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拔地而起。
在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人们靠种植刺梨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一个月两三千元,离家近工作不累。”村民邱明多在刺梨基地务工已五六年,家门口就业,为她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六盘水市,靠产业发展及参与务工的农民不在少数,随着刺梨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小刺梨也迎来了大发展。54.15万亩生产基地,与40万吨的加工能力,让当地成为了国内体量最大的刺梨系列加工体系,产品远销云南、广西、广东、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
“我相信一个地方的穷并不是绝对的,肯定能找到独具优势的发展方向。”在清镇市流长乡油菜村,第一书记雷鹏飞对当地的产业深有信心,通过对刺梨、蜜蜂、黄豆等产业结构的调整,油菜村迎来了大丰收。
以蔬菜产业为例,围绕季节、时段、单品,结合市场,全省开展轮间套种,构建分区分带分季节的周年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黔货出山提速,产销两旺的大戏渐次上演。
产业与市场结合,市场与技术联通,技术与资源共汇。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裂变式发展,优质农产品泉涌出山畅销国内外,农业产业唱响增收“四季歌”。
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纵深推进,从量变到质变,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茶叶、辣椒、李子、蓝莓、太子参、金钗石斛等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百香果、猕猴桃、火龙果种植面积进入全国前三,多个产业裂变式增长,农民的腰包也随之鼓了起来。
农村产业的发展不仅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续足了力量,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336.4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6元,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开局之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季度取得了良好成绩。
全力补短板:保障增福祉,巩固再提升
如今,行走在贵州乡野,一栋栋崭新的房屋焕发新颜,清澈的自来水通到家门口,生病就医更容易,孩子上学更便捷,农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这里穷了几代人,没有产业,没有资源,更谈不上经济发展,家家户户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我年少时砍过柴、种过地、放过牛,什么都肯干,不是我们懒,但一路走来,始终无法摆脱贫困。”家住黄平县一碗水乡水淹塘村的杨进贵回忆从前感慨万千。
在杨进贵看来,一切的改变都源自脱贫攻坚好政策。他说:“扶贫干部来我家,教我学养殖、搞种植,还帮我搬进了新房子,如今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住得好,看病也有了保障,勤劳能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贵州贫,贫在教育、医疗、住房和农村饮水安全短板突出。
民生为本,发展为要。贵州始终坚持脱贫标准,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基础上,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逐户制作“3+1”保障“明白栏”,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
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贵州持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深入实施教育精准脱贫“1+N”计划,扎实推动教育惠民举措。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
医疗——从“看病难”到“有医靠”。各地加快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完成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和合格村医配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实现“三重医疗保障”。2017年,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到全省1543个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实现“乡乡通”。
住房——从“茅草房”到“新楼房”。贵州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认定标准。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任务。
饮水——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十三五”期间,全省解决740.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52.3万人,现行国家标准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在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贵州挂牌督战集中火力,层层压实督战到村,将“3+1”保障牢牢握在手中,为切实有效补齐短板保驾护航。对照“明白栏”,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督战队伍逐条排查问题、解决问题,挖根源、祛病灶,边督查、边整改,将一个个发展短板补齐,兜牢民生网底。
奋进新时代:信心百倍增,步履更坚定
一砖一瓦在实践中垒砌,一墨一线在创新中规范,一梁一柱在探索中搭建。
2017年10月,赤水市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的县级市;2018年9月,桐梓县、凤冈县、湄潭县、习水县等14个贫困县(区)脱贫;2019年4月,道真自治县、务川自治县、盘州市等18个县(市区)脱贫;2020年3月,正安县、水城县等24个贫困县(区)脱贫,同年11月,紫云自治县等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青山依旧,变了模样。
曾经蒋巍用《这里没有地平线》,述说了海雀村的“苦甲天下”和老支书文朝荣带领全村与贫困战斗的艰辛历程,如今他的儿子文正友,从父亲手中“接棒”担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将“苦甲天下”勾勒成“林茂粮丰”,两代人的坚守带来了海雀的改革和发展,成为毕节试验区,乃至整个贵州贫困山区战贫的生动写照。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任重道远。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提出了贵州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引贵州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扬帆起航。
迎来新开局,文正友依然坚定,他说:“乡村振兴路上,海雀村不能掉队。”
这是海雀的心声,也是贵州后发赶超的决心。以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契机,贵州各地也在谱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贵阳市以“强省会”五年行动为抓手,省会的农业基础正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农业与二产、三产全面融合发展;遵义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不断升级,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发展新业态逐步形成;安顺市依托一二三产融合联动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安顺路径”……
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建表示,“十四五”时期全省脱贫摘帽地区仍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重点,要做好思路、产业、机制、政策、工作等多方面衔接,确保脱贫人口和摘帽地区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贵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信心百倍,步履坚定。(记者 赵勇军 梁圣)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