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 实现幸福中国梦(附照片)

09.03.2015  20:02

  上海探索 2014年,上海一大批基层干部被百姓熟知成为“平民英雄” 他们,给生活带来正能量

  ■本报特派记者 钱蓓 顾一琼

  登上报纸头条、进入电视专题、成为微电影原型、走上电影节红毯--2014年,这条“明星之路”属于“平民英雄”:梁慧丽、陈德骅、杨小明、尚艳华、马亚红、谌静珠、杨如明、吴美娟、王艳姮……一批沪上市民耳熟能详的基层干部,包括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仲裁工作者、基层法官等等。

  “成名”对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是始料未及的事情。贯穿全年的“中国梦·申城美”等主题宣教活动,把他们作为先进典型推荐给大众,希望他们能引导公众感知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实我也没想那么多,一个居委会干部,能做的就是服务好居民,让大家开心,是吧?”杨浦区殷行社区(街道)殷行北新村片党委书记吴美娟这样说。接受记者回访的原闸北区临汾街道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谌静珠、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党总支书记尚艳华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我没法分析民主、文明、和谐、敬业、诚信、友善这些概念,但可以给你讲很多个小故事。

  和谐、友善是什么意思?

  3月3日,一份以西藏萨迦县中学为目的地的厚实包裹迈上遥遥征途。包裹里装着450副手套、90顶帽子,全部由徐汇区凌云社区的数十位“爱心妈妈”亲手编织。这是“爱心妈妈团”的又一次温暖之举,而“妈妈团”的召集人就是尚艳华。

  今年寒假,徐汇区援藏干部向尚艳华反映,援教地区天气冷,孩子们读书写字需要半截手套。一个半月以后,“妈妈团”成员们准备好她们的爱心包裹--那是她们利用包括春节在内的宝贵时间紧赶慢赶完成的,最厉害的编织手一人完成了75副手套。梅陇三村是个老公房小区,一度有很多居民无处打发业余时间,动辄在社区蜚短流长。为了把大家从这种无事生非的闲散里“”出来,尚艳华动足了脑筋,在做好居委会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她决定带领居民们做公益,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到“邻家阳台菜园”,再到爱心编织……居民们很快被黏合起来,他们的交流不再是“社区八卦”,一种更有意义的社区生活逐渐成型。

  “和谐、友善是什么意思?大概就是梅陇三村的样子吧。”尚艳华说,这是她认同的价值观,也是她想要打造的社区生活的精神内核。

  成为典型,改变了什么?

  “一个居委会干部,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都要退休的人了,上什么报纸?”最早接到媒体的采访邀请时,吴美娟和谌静珠几乎都是这样的反应,她们甚至一度为此深感压力。“成名”后,吴美娟被居民求助的几率迅速飙升。不久前,辖区一个居民把她拉到医院,要她为一桩僵持的医患矛盾“主持公道”。当事双方都知道吴美娟其人,她一到场,双方竟愿意“卖个面子”坐下商谈。纷争顺利解决。

  “病人和医院之间的矛盾没有大到不可沟通的地步,只是彼此缺少信任。医疗问题我也不懂,可能吴美娟这个名字给了他们信任。”吴美娟说。

  吴美娟遇到的状况,谌静珠也并不陌生,后者总是接到其他街镇、区县居民的求助,“能够被别人视作‘正能量’,总是高兴的。能帮的地方,我尽力而为”。

  不只是多了几位“平民英雄

  尚艳华、吴美娟、谌静珠们的成名,并不只是让上海多了几位“平民英雄”。

  人们通过他们的故事,重新认识了他们所称的微不足道的社区工作--原来一个居民区书记需要服务数千住户,需要对社区事务保持24小时、365日“待命”状态;原来基层工作在一个社会的运转过程中,占有那么重要的分量。而拥有出色技能和奉献精神的社区工作者,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这一年,时值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开展调研。先进典型的故事,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基层建设案例,让社会认识到基层的困惑和需求。调研组一次次把话筒递给先进典型,把后者的意见建议传递到政策制定者耳中。(本报北京3月8日专电)

  代表故事 曾深陷贫困的上海奉贤区杨王村因践行近千条“家训家风”而华丽转身,村党委书记孙跃明说-- “传家的道理”造就幸福村

  ■本报特派记者 顾一琼

  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村、中国幸福村,全村产业经济规模突破百亿元,税收3.3亿元……这是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的“身价”及荣誉。时间倒推十多年,这里却是上海出了名的贫困村。

  实现华丽转身,杨王村靠的是近千条由村民自己创作、自己践行、自己推广的“好家训好家风”。“家风好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村风正,村风正则社风清,社风清才有社稷安。”全国人大代表、杨王村党委书记孙跃明这样理解。

  这一条条朗朗上口、浅显易懂,且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处事标准的“传家之道”,汇成了杨王村的软实力,聚集了正人正气,也为村庄发展提速。目前,杨王村综合影响力在全国农村中排名第36位。

  “传家道理”最珍贵

  近十年前,经区划调整,杨王村与周边两村合并。合并后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加上村里加工业发展,利益面前一些村民的脑袋“荒芜”了:对邻里少了包容,对社会少了认同感,抱怨牢骚一大堆。

  杨王村急需提升凝聚力,提升村民素养。2006年起,杨王村推出“好家训好家风”征集活动,以村民自己编写的“家训”作为农民自治的标准,家家户户参与、反复推敲、展示推广、入脑入心。

  两会现场,孙跃明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这样几个故事:

  村民金桔华家里,客厅茶几正中间摆放着“家训牌”:“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这是金家的人生感悟。金家有三兄弟,关系相处特别好,小家庭蒸蒸日上,总结相处之道就是:用平常心去生活,用包容心来善待,用感恩心去工作。

  村民张龙兴的家门口挂着“家训牌”:诚朴、向上,尊老爱幼;勤劳、和谐,家和万事兴。张龙兴在当地开了家金属制品厂,去年工厂销售额达700多万元;张龙兴新近还当上了爷爷,家庭和睦。回望一路走来,他最大的人生感悟,就是要对家人尽责、对他人谦和、对自己严格。

  “这些道理都很简单,大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但以前是口口相传,现在写出来挺好。”孙跃明说,编写“家训”,让大家重新审视先贤的美德,也时刻提醒自己,“一个能传家的道理必定是珍贵的。

  升级版本重践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训“就是这细胞中的正能量基因。”目前,全村98%的村民家庭写了各具特色的“家训”,包括敬老爱幼、邻里和睦、宽以待人、勤俭节约等倡导文明生活的内容,并统一规格制作了“家训牌”,放在家中醒目位置,时刻警醒、约束自己的言行。

  孙跃明说,对一个人行为习惯影响最大的环境就是家庭,而“家训家风”则成了大家早出晚归时最好的“穿衣镜”,让大家时刻检视自己的一言一行。

  2013年,杨王村又对“家训”进行了升级,提出“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活动,引导村民的实践养成,让一家之风引领一村之风,营造友善、诚信、宽容、勤俭的氛围。

  村民顾月莲的“家训”是“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她的邻居患病卧床,家中两亩半黄桃园无人照料,她发动十多个村民,帮助邻居家包桃树、修桃树、打农药。村民李东的“家训”是“用积极乐观的心,微笑面对生活”。前年冬天,村里有个6岁孩子不慎落水,李东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跳入水中救起孩子。

  知行合一威力大

  “好家训、好家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道德建设的回归,强化了道德建设的‘知行合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最生动演绎。”孙跃明这样看待“家训家风”的现实意义。

  他介绍,村民们自觉以“家训”为座右铭,崇尚新风,根除陋习,抵制封建迷信和消极行为,实现了家庭环境美、语言行为美、生活方式美,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也由此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快步发展。

  为打造“家训”的威力,村里鼓励把“家训”挂在门口,与“星级户”评选挂钩,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村民老陆的女婿喜欢赌博,家人把“戒除赌博”写入“家训”请村民帮忙监督,最终帮助他戒除了赌瘾。

  目前,杨王村的成功经验已在奉贤全区推广。结合区里提出的“敬奉先人、见贤思齐”的“贤文化”,奉贤区将“家训”在传统文化层面进行了延伸,目前已找出20部历史悠久的古家谱,从中寻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延续至今的历史文脉与先贤智慧。(本报北京3月8日专电)

  会场声音 文艺界别政协委员探讨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佳作营造时代精神家园

  ■本报特派见习记者 祝越

  “创作出一个艺术家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以时代的文化创作体现时代的文化积累,从而彰显艺术品格当中的文化价值。”在8日上午举行的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上,不少委员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讨论。委员们纷纷表示:应有更多人思考守护文化灵魂,回归艺术心理,坚守开拓和营造属于本土、属于时代的精神家园。

  符合艺术规律创作更多好作品

  “艺术作品的质量,不仅是艺术的生命,而且是作品的寿命,要想写出优秀作品,就要做到艺术尊重生活、观众尊重艺术以及艺术创作尊重艺术规律。”全国政协委员黄宏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这个“”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享受优秀的文化作品,就是要求我们不辞辛苦攀高峰和登高峰。

  在会场内,冯小刚、冯骥才等委员都提到了好作品的重要性。冯骥才说,“作为文艺工作者,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拿出我们的好作品,不要把我们的艺术变为狭隘的宣传,而是要把宣传变成艺术,这样我们才有力量,不然你就永远不会赢得观众的心。

  在去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艺术家们联名发出倡议书,旗帜鲜明地阐明了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黄宏表示,“艺术不是纯粹的娱乐,要有追求,我们文艺工作者除了有这样的倡导,还要在文艺评论、观众以及艺术家创作中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不要让炒作代替繁荣,不要让谩骂代替批评,不要把张扬当作富有,也不要把低调视为平庸。

  文艺应去除功利现象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尹力带来了建议制定电影法的提案。尹力说:“作为电影工作者,我认为,要彻底改变电影内容脱离现实、雷同化、同质化和娱乐化现象,应该用法律设置底线,让文化工作者在安全、健康的氛围中创作。

  全国政协委员、音乐家徐沛东在会上批评了当前文艺创作领域的一些功利现象和浮躁之风。徐沛东说,现在音乐界到处可见从众心理和功利心态,都在妄想一夜成名;某种形式一旦成功,就会引发一窝蜂地模仿。“当下荧屏上的一些选秀节目,让不懂音乐的人士评论音乐,这是误导;还有一些把评奖当成政绩,特别不符合艺术规律。这些浮躁心理是艺术发展的障碍。

  全球化语境下更需人文品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成钢于2012年在德国举办“穿越——曾成钢雕塑展”,次年受邀在丹麦等地继续展出。这些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也需要对生活的感悟。曾成钢说,文艺工作者要把对生活的感觉变成艺术作品,进而去感染观众,“艺术家对社会的认识是不是深刻、感人,艺术家能不能反映大众关注的共同问题,将会影响一件艺术品的‘气场’。

  “作为一名书法家,最重要的追求就是人文品格和时代的人文关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表示,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人民币服务,应该做到且必须做到阳光下感恩时代、文化中敬畏传统、民生里关爱大众,“我们需要修为的品格首先就是家国情怀,这就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一点一滴的自觉行动来净化灵魂、提升境界,进而引导社会创建集体人格和精神诉求。”(本报北京3月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