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刊登《中国践行绿色发展探索建设“美丽城市”新路径》

12.07.2016  01:43

新华网刊登《中国践行绿色发展

探索建设“美丽城市”新路径》

 

在贵州省贵安新区的月亮湖公园,带着家人过周末的李女士发现,尽管连日降雨,公园附近的低洼路面并未积水,湖边停车场也很干爽。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透水砖的功效,是新区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安新区,绿色发展贯穿于城市建设之中,新区正在进行的“海绵城市”建设便是体现。目前,位于新区中心区占地19.1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已有9.13平方公里正在开工建设。

作为已建成试点的贵安新区月亮湖,通过利用自然湖泊等“海绵体”,运用“微米级孔隙透水”与“生态透气防渗保水”等技术,在开阔区域设下凹式绿地、卵石渗井等,从而达到雨后路面无积水的效果。

据介绍,贵安新区内有109条中小河流、5个主要水源湖库,地表河流域面积占80%,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必需的“海绵体”。雨水经过生态砂基透水系统物理和生物净化后,既能回收利用,也能减轻地面排洪压力。

这只是当前中国完善城市功能,践行“绿色发展”,探索建设“美丽城市”的缩影。在此间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上,15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发现城市之美”主题论坛,就建设“美丽城市”展开讨论。

不少专家认为,“美丽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管理、交通、文化等多方面,但都必须贯穿绿色发展的理念。

贵州省副省长黄家培说,“美丽城市”应该就业充分、生活舒适、交通快捷、环境优美、文化医疗教育事业发达、社会保障健全。“建设‘美丽城市’要用好山水、田园、乡村三大资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说,城市可持续发展要综合考虑环保、交通、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尤其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时,面对突出的“城市病”挑战,重视城市绿色发展,才能找准病根。

“在当前城市交通需求超过交通供给的情况下,缓解交通拥堵,一味建设治标不治本,关键是改变居民的出行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王玉庆说。

面对城市发展中的挑战,中国政府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当前中国不少城市建设定位发展的方向,也是人们心目中“美丽城市”的形象。

四川省泸州市市长刘强说,在探索“美丽泸州”建设方面,注重维护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城市河流水系的自然生态,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在参与论坛发布演讲时,浙江省桐庐县县长方毅说:“城市规划建设上,我们围绕建设‘最美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坚持‘保老城、建新城’,既有城市文脉的历史传承,又有现代都市的时尚气息。”

中国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说,“美丽城市”建设应因地制宜,既有差异,也有共识,应具有自然生态美、人文特色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政治清明美、生活幸福美的综合特点。

“建设‘美丽城市’在丰富内涵的同时,还应注重完善其评价标准。”王国平说,践行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才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文章来源:7月11日新华网  编发 王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