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个门问一个人办所有事
原标题:进一个门问一个人办所有事
“地税局实行首问责任制,还简化了审批流程,现在去办事,再也不用楼上楼下找人签字了,轻松简便多了。”长春市长影世纪城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彭莉莉发自肺腑地说。
今年以来,长春市地税局着眼于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化税收管理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目标,全面全力全员全程推进首问责任制,切实简政放权,提升信息化办税水平,着力打造便捷、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体系。
首问责任制——纳税人的贴心“向导”
继推行“您好、再见”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建设高标准办税服务厅等服务举措后,今年,长春市地税局又推出首问责任制,即纳税人来办理涉税事项,接洽的第一个干部是首问责任人,负责为纳税人办理或有效引导,直至办完为止。
实行首问责任制,背后蕴含的是以四两拨千斤之势,促进从干部业务素质到办税流程等纳税服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正如长春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德生所说:“首问责任制既是一种服务理念,也是一种服务责任,更是一种服务机制,实现的是‘进一个门,问一个人,办所有事’的效果。”
对纳税人的提问难不倒、问不住是首问责任制推行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推诿、扯皮难题的根本。对此,一方面,长春市地税局在所有办税大厅选配业务骨干担任导税员,第一时间为纳税人提供业务解答、资料审核、表单填写等前置性服务,实现纳税人与税务部门首次接触的高效沟通,准确回答或正确引导纳税人;另一方面,所有干部全员挂牌上岗,全员接受纳税服务业务培训以熟悉所有岗位职责,提升干部职工“首问敢负责”的底气和“首问能负责”的能力。当纳税人提出的问题不属于自己岗位职责或当时无法答复时,能迅速准确与相关部门沟通解决,填单记录、内部流转、限时答复,让办税服务大厅以外的涉税咨询得到快速解答。
与此同时,长春市地税局各基层局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手段提升首问责任制落实效率。二道区地税局、净月区地税局、农安县地税局将首问责任制落实领域从局机关拓宽到手机,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远程为纳税人答复涉税咨询,免去纳税人赶赴地税局现场咨询的麻烦。朝阳区地税局自行研发首问责任制管理系统,实现咨询受理、转办、答复功能的信息化。
简政放权——办税环节减少72%
从地税QQ平台下载文书,在家填好后直接交到服务窗口,5分钟办理完毕——中海地产财务人员徐彬在净月地税办税服务厅赞不绝口:“像这种申请超限额开具发票的业务,以前要跑分局的税务所、征管科,局长签字后上报发票管理处审批,太费劲了。现在流程简了,文书少了,签字没了,效率高了,服务好了。”
以“内提速”促进“外提速”,是长春市地税局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整体工作的主要方式。今年,基于切实转变“管”纳税人思想,长春市地税局全面推行税收征管改革,取消“一人下户,各税统管”的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度,改变层层审批的管理模式,逐一对照10月1日起全国同步实行的《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对税收征管流程进行梳理、简化、重组,在全省率先实现270项纳税人发起涉税业务全部前移到办税服务大厅受理,其中258项业务实现即时办结,12项业务实行“窗口受理、内部流转、窗口出件、后续管理”的限时办结。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长春市地税局还对《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中规定限时办结的非正常户解除、发票核定调整、延期申报审批等业务改为即时办结事项,通过强化后续管理提升纳税人办税效率,实现了办税服务再升级。
长春市地税局征管流程全面重组后,办税环节减少、缩短121个,办税环节共减少72%。
助推民生——减税让利民企
长春市地税局将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惠及民生作为重要工作,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多次调整、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如,对未达到营业税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对未达个人所得税征税起点的个体工商户,对年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微企业,以及新办民营企业、个人出租房屋等主体,分别实行减征、免征相关税费的政策。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未达到营业税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执行免征额规定。
预计到年末,长春市地税局落实有关民营经济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减让地方税收17.5亿元,惠及纳税人29.5万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