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坑深 果香流淌心田——班正学的生态致富创业路

17.05.2017  16:02



 

        沿着惠罗高速,从罗甸县到惠水县最多一个小时的车程,周六上午参加完在罗甸的活动后,我即刻起身往惠水赶路,去往好花红的故乡。

      从断杉下高速经通村公路,顺涟江河而下,由于道路在进行拓宽施工,十二公里的路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再走一段土路,山坡上的枇杷村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惠水县残联的领导在山坡下等着我们,一下车,黔南州残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志明就给我介绍班正学,他就是我今天要拜访的主人公。

      身高1.5米,体重82斤,身子侧弯着,带着一副廉价的眼睛,皮肤黝黑,惠水县小寨种植养殖基地的创办人班正学,37岁的班正学带着我们往山上爬,他摇晃着身子,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小路两旁都是苹果树,有不少已经开始挂果,果林中人们忙着在给苹果套袋,爬上半坡,放眼向下,到处都是苹果树,似乎进入了苹果的王国…

      枇杷村位于惠水县好花红镇最南端,距县城37公里,距好花红镇政府驻地26公里,全村283户、2600多人,主要是布依族。班正学就出生在坡顶上,从小就是脊柱侧弯,双肾结石,体弱多病,9岁时遭遇车祸又伤了一条腿,父亲英年早逝,在母亲的拉扯下,三姊妹都很争气,1999年,聪明好学的班正学考上了都匀卫校,卫校一毕业,他就去到浙江,班正学想在繁华的都市里实现人生的抱负,一年半的短暂打工,由于身体残疾,他受尽了委屈,班正学又回到了那片养育他的山水里,在村里踏实做一名村医,靠着技术和热心,几年后,班正学和家人过上了好日子,修了五百多平米的大房子,娶妻生子,弟弟和妹妹的生活也很幸福。

      一路走一路看,我没有看到一颗枇杷树,哪这里怎么叫枇杷村呢?原来,解放初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枇杷村,漫山遍野都是枇杷树,挂果的季节果香山野,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充饥,当地的村民把树皮都剥光了,很快,全村的枇杷树都死了,如今,山上仅剩两颗枇杷树,多年都没挂果,树死了,山也荒了。

        2000年,有广东的亲戚来访,看到大片的山荒着,很是可惜,建议班正学种些果树,小班采纳了亲戚的建议,第二年就在自家的荒山上开始种苹果,他通过互联网学习种植技术,机缘巧合,在网上他认识了山东烟台的苹果种植大户牟积松,班正学将想大面积种植的想法告诉了牟大哥,老牟要小班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带上土样去烟台做检验,2013年的春节前一个月,班正学带着气象资料和家乡的泥土,远赴烟台做检验,检验的结果让正学高兴异常,怀揣着家乡的泥土,他踏上了返程的大巴,车快到贵阳时,车上的乘客发现了晕倒的班正学,只剩30元要买贵阳到惠水的车票,48小时他什么也没吃,饿得晕了过去…

      回到枇杷村的班正学立即组织村民商讨利用荒山种植苹果的事儿,大伙儿听说了他在车上饿晕的事,况且山反正是荒着的,很快,本村和周边村的250多户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了他,班正学将煤矿早年赔偿给父亲和自己积攒的60万元全部拿出来,朋友入股几十万,一位台湾的朋友也借了80万给他。春节前几天,受到感动的烟台老大哥专程来村里看望小班,了解到村里的情况后,牟大哥决定给与班正学帮助,春节后,牟大哥捐赠的苹果苗运到了村里,价值八十万的果苗,饱含了他对山区百姓改变现状,实现小康的殷切期望,雪中送炭,金子般珍贵的帮助,而牟积松老大哥是一位胃癌患者,胃已经切除了三分之二。

      该基地从2013年开始,核心园区内苹果种植面积达2600余亩,栽种苹果亩9万余株。此产业辐射并带动了周边的村镇共250余贫困户参与种植,共投入务工12000人(次),其中,残疾人用工达2400人(次),共发放各项工资80余万元。截止2016年12月种植面积已扩大到4000余亩,裁种苹果苗15万余株。

      继续爬山,看到很多做苹果套袋的都是残疾人,班正学为帮助残疾人就业,2015年以来园内先后已安置10名残疾人负责园区内管理指导等工作,平均月工资1500元,并带动8户残疾人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提供果苗1200余株,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病虫防治、销售等服务助其发展。2016年另扶持5户残疾人种植辣椒4.5亩。

      去年,第一批种植的6千株苹果树已经开花,结出了760个苹果,这苹果里满含着班正学和村民的辛劳,他们给这些苹果取名“好花红”。今年,更多的果树已经挂果,但离盛产期至少还需两年的时间,从目前苹果苗所种植的土地亩数及所裁种的苹果苗株数来分析,到2020年止,所种苹果都将进入丰产期,如果按85%的成活率计算,到时将有盛产苹果树18万株,每株挂果50公斤,总产量为800万公斤,每公斤4元计算,每年产值将达三千多万元。

      我们来到小井坡,这里种植了23亩樱桃,今年由于受到倒春寒的影响,一颗樱桃都没有收到。开花时好喜人啊,没想到气候不好,我们一年的辛劳都白费了,天气和病虫害也是班正学他们要克服的困难。大坡顶上的花椒树已经是第二年挂果了,虽然距离收获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花椒的香味已经喷鼻而来喽,去年,班正学的花椒收获了三万多元,解了一些流动资金之急,省、州、县残联也给了一些支持,但由于要修的路太多,加上人员工资开支大,班正学向银行贷了90万,他说,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渡过难关就是阳光大道了!

      班正学说,2020年后,苹果达盛产期,我会将园区里的3000亩苹果返包给有一定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及当地贫困村民,这样2020年后,周边所辖村镇的贫困残疾人及当地贫困村民脱贫将不再是梦想,真正做到百姓富、生态美,到那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病虫防治、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的服务了。

      枇杷村紧连着依山磅水的清河旅游景区和枇杷石林景区,属好花红镇重点打造的生态旅游产业园之一,这里距离县城和好花红镇都不远,沿涟江河的道路正在进行拓宽施工,施工完成后从县城或镇里驱车过来都很方便,清清的水、绿绿的山,游游山、玩玩水,再到枇杷村摘些富士苹果回家,那不是城里人向往的吗?我想,我会与家人和朋友来到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新鲜的苹果、樱桃,再带些新鲜的花椒回家炒几个好菜招待朋友…

      下山的路上,我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了《好花红》的声音: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好花鲜来好花鲜,好花生在刺藜尖,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鲜…,回头看着站在山上的班正学,他不就是生在茨梨蓬,生在茨梨树的好花吗?夕阳洒在山野上,他不就是最顽强,最向阳的那朵好花吗?最鲜、最红的花正开满山野,向着我们吐露芬芳。我爱这绿色的大自然,更爱那些装点大好河山的班正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