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解答贵州如何实现“十三五”脱贫目标

17.01.2016  17:05

 

扶贫攻坚看贵州,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启动

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解答贵州如何实现“十三五”脱贫目标

 

 

      本网讯   全国网络媒体“脱贫攻坚看贵州”主题采访活动于1月12日下午在贵阳启动。在启动仪式结束后,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就贵州扶贫工作相关情况答记者问。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深的省份,近年来,贵州省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开展了大量探索,得到中央领导及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肯定,被称为扶贫工作的“贵州模式”。副省长刘远坤向记者们详细解释了精准扶贫的“贵州模式”,即在党的领导下,强化全力扶贫、全面扶贫,动员方方面面力量,突出“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关键环节,按照“五个一批”总体要求,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正把对象搞精准、把原因搞清楚、把管理搞规范,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在路径上,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实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刘远坤表示,截止2015年底,贵州预计还有493万农村贫困人口。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大扶贫作为“十三五”贵州最重大的战略来抓,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谈到具体工作方法时,刘远坤表示,从政策、具体工作两个方面进行了解答,他说:“在政策层面,贵州在制定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新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在扶贫工作中精准识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等‘八个精准’。” 
      刘远坤表示,贫困既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要用经济学的思维看待贫困问题。扶贫开发过程中,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拔掉穷根、开掘富源,坚持产业扶贫才是扶根本。贵州省在扶贫工作中将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走上经济内生增长、自主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