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志愿者连续九年国庆赴滇探望远征军老兵

14.10.2014  11:21

  抗战老兵激动流下眼泪。(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供图)

  中新网贵阳10月13日电 作者任莉

  “我要和时间赛跑,赶在路上,探望更多抗战老兵,这是一种责任。”国庆黄金周最后一天的晚上,48岁的李建华拖着疲惫的身体从腾冲回到贵阳后,这样向记者解释他这么“”的原因。

  李建华是贵阳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作为一名志愿者,这是他连续第9次在国庆假期赴滇探望抗战老兵。

  李建华与抗战老兵结缘于儿时。1974年的夏天,7岁的李建华在贵阳红枫湖边学游泳,偶遇几位身材高大的成人,他们在游泳的同时聊起了当年在战场上打鬼子的故事。李建华说,这几位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他,而更让他震撼的,是士兵身上的伤疤。那是让李建华感到恐怖的伤疤——像一个个大酒窝的枪眼。

  李建华成年后,在建筑工地上工作。工作中,他偶遇几位六十多岁老人,他们家境贫困,生活窘迫,是临时到工地上挣钱养家糊口。深入接触后,李建华才知道,这些老人都是当年从贵州远赴他乡异国的远征军战士。李建华从这些老兵了解到,抗战胜利后,一些未能回家的贵州籍士兵留在了滇缅边境地带,成了上门女婿。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们多数人不敢向人提起抗战老兵的身份,甚至隐姓埋名,在苦困交加下郁郁而终。

  2005年一次偶然机会,李建华得知,一位远在滇西的抗战老兵因高龄不便远行和家庭困难而一直没有回过贵州老家探亲,在风烛残年之际不禁痛哭失声。得知这个消息,想起儿时看到抗战士兵身上的枪伤,李建华觉得心中像有一块石头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当即决定亲自去滇西看望这些为保家卫国做出贡献的英雄。

  为了将这件事坚持做下去,让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关注“遗落”在滇西的贵州籍远征军老兵,李建华于是发起成立“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

  2006年国庆长假,李建华召集8名志愿者赴滇探望了13位远征军老兵。给老兵带去家乡的特产和乡音问候,向老兵致以崇高敬意。

  也正是这次看望,让李建华和志愿者们再也没有停下脚步。老兵们散居在腾冲各个偏远的村落,他们凄苦的晚年生活让李建华感到无比震惊:现居腾冲县热海清水乡良营村蘭家寨的李华生,贵州湄潭人,曾是远征军预备二师的士兵,2006年时已93岁高龄,生活艰辛。因不堪精神有问题的儿子打骂,老人独自住在一间小土屋里,最显眼的用具是一个破水壶和几块用砖头堆砌的“凳子”;在战斗中失去一条腿的90岁老兵郭自镒,老伴身患智障,10多平米的土屋住了子孙三代人。家中破败不堪,唯一的现代化物品是老人用来篆刻印章养家糊口的程序机……

  探望抗战老兵越多,李建华内心越不平静。他发现,如果说晚年生活的困窘还在折磨着老兵们的血肉之躯,那么老兵们压在心底的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为国流血牺牲的经历不被认可、被遗忘更是他们心中最沉的痛。

  李建华说,这么多次看望远征军老兵,2007年10月3日的一幕让他终身难忘。那一天,李建华带着志愿者翻过丛林山路,来到闫廷春老人家。闫廷春是贵州贵定人,1936年入伍,曾在远征军预备二师服役,在腾冲抗日游击战中,曾和十几个兄弟偷袭日军营地,将敌军军火库全部炸毁。当年已83岁的闫廷春,已近70年没有听到过乡音。在整个慰问过程中,老人很少开口,但一直眼含热泪。慰问结束后,老人坚持送志愿者到一里外的村口,目送志愿者远去。这时,一幕触痛内心的情景出现了。已走到一个小山坡头的李建华突然转身看到,原本一直盯着他们远去的老人,忽地蹲在地上,缩成一团,用双手捧住脸,“哇!”的嚎啕大哭起来。老兵的哭声让李建华的眼泪瞬间滑下……

  其实,与抗战老兵结缘40多年来,李建华泪流满面的次数太多。他告诉记者,最初他是一边听老兵讲故事,一边泪流满面地做记录。后来,赴滇给老兵送去心灵慰藉,看到老兵因不被遗忘而高兴的样子,他才少了伤感,多了一份骄傲。

  李建华坚持每年国庆赴滇探望老兵,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支持,与他随行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其中,香港李静女士自从2010年与他去探望滇西老兵后,已连续4年捐款捐物关注滇西抗战老兵。而9年来,“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已发现并帮助了三百多名抗战老兵。

  今年国庆期间,近90名志愿者参与赴滇探望抗战老兵活动。他们带去纪念章、锦旗、家乡特产以及募捐而来的8万元慰问金,探望了20多位远征军老兵。他们还为整个贵州省的抗战老兵募集到80万元的慰问金。

  如今,每年国庆赴滇已成为李建华生活中的一部分。他说,老兵们都已是风烛残年,随时可能离去。他和志愿者要与时间赛跑,赶在路上,探望更多抗战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