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廉政文化建设突出民族特色
日前,道真自治县地税局、隆兴镇浣溪村被命名为“贵州省第二批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至此,道真累计创建省级、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23个。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道真将廉政理念与民族精神有机结合,依托民族文化、突出民族特色,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干部队伍,营造“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风尚,凝聚各方面力量加速发展、加快脱贫、追赶跨越,确保如期如实实现“减贫摘帽”、同步小康目标。
宣教创新:依托民族文化润物无声
道真充分依托“仡山欢歌”群众文体广场活动,组织编排、演出廉政文艺节目,着力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自2012年启动以来,全县“仡山欢歌”廉政文化专演近20场、观众超2万人(次),其他各场“仡山欢歌”群众文体广场活动中累计演出廉政文艺节目300多个(次)。
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道真充分依托民族文化,大力创新宣教工作,充分整合资源,组建农民乐队、腰鼓队、民间演艺团,经常性地开展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廉政文化活动,努力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县里还组织力量收集整理仡佬族关于清正廉洁的传说故事、名人轶事、歌谣、家训等,发放给广大干部群众,组织他们学习,从而让他们受到教育。近年来,先后编辑出版了《清风廉韵》、《盛世颂清廉》、《清风漫仡乡》、《激浊扬清反腐倡廉读本》、《党风廉政山歌选》、《党员干部廉政读本》、《贪内助廉内助案例选编》等众多廉政书籍。
此外,各乡镇各部门结合实际,打造“廉政文化长廊”、建设“廉政书屋”,定期开展读廉政书、办廉政画展、放映廉政电影、宣讲廉政知识等活动,将廉政文化融入到民族精神的砥砺之中,进一步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制度创新:扎根民族地区开花结果
如何让廉政文化在民族地区开花结果?道真结合实际,着力制度创新,建立完善了作风罚单、村民直评村干部、“五问五治”等一系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争当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带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勤为荣、以懒为耻”的浓厚氛围。
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道真积极探索推行“作风罚单”制度,组建工作组深入各乡镇各部门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行明查暗访,发现党员干部违反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就现场开“作风罚单”,交由违规人员所在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并及时将处理情况上报纪委(监察局)。今年来,全县8个督导组分别深入各自负责的乡镇(或部门)开展明查4轮、暗访若干次,开出“作风罚单”10张。
同时,道真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扎实开展村民直评村干部活动。今年来,全县共开展村民直评村干部活动83次,400余名村干部开展现场工作情况汇报和承诺,参与村民8000余人次,收集领导班子和个人的意见建议510条,解决民生实事1356件,化解矛盾纠纷356件。
2011年来,上坝乡在率先开展以“问责治过、问勤治惰、问实治虚、问廉治腐、问绩治庸”为主要内容的“五问五治”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工作效能,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目前,该活动已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推广。
廉入民心,政通人和。沐浴着党的阳光,35万仡乡儿女凭着勤劳和智慧,将廉政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嫁接,培育出一批勤政为民的好干部,孕育出一个干事创业的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