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收入逐渐增加 低保户主动退保

19.05.2015  20:13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19日电  “感谢党和政府的低保好政策,帮我们渡过了最困难的几年。再过两个月,女儿大学就毕业了,花钱少了。我们就再没必要吃低保,把指标让给那些比我们更困难的人,也是应该的。”5月16日,道真自治县阳溪镇龙台村村民张武群这样告诉笔者。

    张武群家4口人,老人常年多病,夫妻两因无一技之长,依靠几亩薄田过日子。前两年女儿考上大学后,高额学费更让她家越发困难。经民主评议后,她家享受了低保政策。

    这几年,在镇村干部帮助下,张武群和丈夫姚思庆一边就近务工,一边发展烤烟、中药材产业,家庭收入逐渐增加,生活逐步好转。2014年,她家收入了4万多元。于是,主动申请退出了低保。

    除了张武群,在龙台村还有141户低保户主动放弃低保。

    龙台村总支书记罗茂慑说:“群众主动退保,主因是观念转变了、收入增加了。

    几曾何时,阳溪镇不少群众总以吃低保为荣,自家低保名额一旦被调整,就要到村里、镇里“兴师问罪”。党委政府、镇村干部为此作了不少解释工作。

    近年来,该镇坚持扶贫先扶志,从转变群众观念入手,利用农民夜校和道德讲堂两大阵地,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种养技能培训、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依靠自身勤劳增加收入;坚持扶持产业就是扶持农民增加收入的产业发展理念,立足生态优势及现有产业特点,发展高效山地农业,群众收入大幅增加。

    龙台村枕台村民组罗茂伦就是从“争保”到“退保”的一个典型。罗茂伦之父是二等残疾病人,享受低保20多年。今年初,村里召开低保评议会,他主动申请取消自家低保名额。他的举动不光让老父亲不满,也让身边人议论纷纷。“每个月钱不多,我们想要都要不来,他却主动退回去,真不知是怎么想的……”有人说他傻,一个月政府白给400多块钱,不要白不要;也有人说他有志气,自力更生。

    罗茂伦却说,“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认我自己的理。人要讲良心,低保政策是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虽然父亲年老体残,不能劳动,但我有手有脚,相信做什么都能致富,不能老盯着低保不放。

    都说“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在阳溪,良好的生态赋予了群众宝贵的财富。 该镇党委副书记邹方宇说:“全镇森林覆盖率高达74%,生态好,资源丰富,群众增收渠道其实很多。比如,春夏季节采野生药材、竹笋、蘑菇等,每天至少可挣150元,最高可收入400元。

    “正是因为生态环境好,阳溪镇产出的中药材品质好,深受市场青睐。我们发展产业根本不愁销售。”龙台村枕台组张建国告诉笔者,“因为贫穷大多农户外迁,枕台组仅剩3户均吃低保,曾被称作‘低保组’”。

    这几年,镇里规划在该区域创建万亩药材种植基地,张建国通过租赁土地发展中药材1000余亩,不光自己收入增加,还让其他群众挣到了钱。枕台组从此摘掉了“低保组”的帽子。

    邹方宇介绍,目前中药材和烤烟已经成了阳溪镇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全镇已组建中药材种植协会1个,建成中药材加工厂1间,每年仅网上销售药材累计收入达700万元以上。2014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贫困人口脱贫560人,占35%。(韩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