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银线迢迢送光明
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22日电 道真自治县忠信镇石笋村芙蓉江组60多岁的村民杨光青将一袋谷子放在堂屋的打米机旁,合上闸刀,伴随着打米机发出轰轰响声,白花花的大米像水一样流淌出来。“以前电压不行,带不动这机器,打米要背到岩上,人多的时候还要等一个上午,现在方便了。”谈到自家的打米机,杨光青一脸幸福。
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道真不断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步伐。但是,由于山高谷深,人员居住分散,供电半径大,部分农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无电生活。
让村村通电、户户通电,对道真来说只是一个起点。2013年起,道真抢抓机遇,在全面解决了农村无电户用电问题的基础上,争取省、市供电部门投资改造提升城乡电网,目前已实现城乡可靠供电率99%以上,农村居民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很多清洁方便的电器逐步进入了杨光青这样的农村家庭。
芙蓉江组村民杨代永笑呵呵地说:“以前电费高,每月得交几十块钱,常常随意停电,去年进行农网改造后,我家每月只交十多块钱电费,灯泡不再忽明忽暗,我买了一台电动猪草机,开关一摁,一袋烟的工夫就完事。这两年一回电都没有停过,现在,我们农民用电和城里人一样了。”
降下来的电价、稳定的供电,成为撬动农村消费的杠杆。冰箱、洗衣机这样一度被农民认为“城里人才用的”电器进入了寻常农家。一些更为高档的热水器、空调等电器也成了消费热点。
道真供电局负责人介绍,几年来,省、市供电局持续加大对道真电网建设投资的倾斜力度,不断优化和完善电网结构,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20.56公里、低压线路78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20台,完成27个地质灾害移民搬迁用电设施、工业园区专线设计和新农村小康电的建设投资,解决了供电质量低、供电线路老旧的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遵义供电局按照扶贫开发与电网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今年将继续加大对道真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在计划投资1277万元的基础上,再向上级申请追加3900万元用于当地电网建设,积极助推道真“减贫摘帽”。(韩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