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创新干部驻村方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干部驻村工作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中,遵义市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加强对驻村工作的领导,鼓励和支持驻村工作创新方式,加快了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
以法治思维开展驻村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遵义以法治思维开展驻村工作。仁怀市2015年选派343名驻村干部肩负重任,奔赴66个村开展驻村工作。其中:科级后备干部138名占40.2%、大学毕业生66名占19.2%、农村知识青年66名占19.2%,他们围绕三严三实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巩固深化、精准扶贫、民生实事、生态文明、农村法治建设、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驻村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典型的培育挖掘等开展工作,要求驻村干部帮学政策、帮出思路、帮上项目、帮增收入、帮筑堡垒、帮促和谐,从而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湄潭县2015年组织干部600多人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加快了全面小康进程,该县复兴镇以法治思维开展驻村工作,结合实际组建了一支年轻化、学历高、能力强、有经验、重民生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伍,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队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队长,上级派驻干部任组长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伍,共计成员30人,其中来自县以上党政机关8人占26.7%,镇机关10人占33.3%,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及农村知识青年12人占40%,他们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对农村工作充满了热情。年龄在35岁以下有23人占76.7%;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2人占73.3%;有1年以上驻村经验的7人占23.3%,中共党员10人占33.3%,高素质的驻村工作队,为加快农村法治建设创造了条件。
干部驻村促经济转型升级。驻村干部以坚定的决心和责任感,生活在一线、调研在一线、办事在一线、服务在一线、探索在一线、磨练在一线,他们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深入宣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文件与会议精神,宣讲党的富民政策和有关法规,指导并协助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加快村级经济转型升级凝聚了更多正能量,推动了乡村旅游业和特色种植业发展。
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1季度,遵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47亿元,同比增长13%,比全国高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88亿元,同比增长26.8%,全省排名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4.7亿元,同比增长11.9%,全省排名第1位;财政收入实现122.71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15元,同比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5元,同比增长12.2%,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湄潭县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8亿元,同比增长15%,比全国高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9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34元,新农村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更好实惠。正安、道真、务川、习水县在创新干部驻村工作方式和机制中,加强领导与服务,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精准扶贫与城乡统筹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