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 众志成城打响脱贫攻坚战

21.12.2015  15:12

大雪一过,黔北大地骤然寒冷起来。

  而在遵义县这片革命老区的土地上,一场热火朝天的脱贫攻坚战正在打响。

  “刚搬进来不久,这里比老家方便,在镇上打工收入也不错。”山盆镇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区居民陈志刚说。

  这个冬天,陈志刚从不通公路的石旮旯搬到镇上的新家,心里格外温暖。

  崭新的房子、干净的地板、洁白的墙壁、漂亮的沙发……陈志刚家120平方米的新居,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新区位于山盆镇新街侧面,学校、医院、幼儿园等配套设施齐全。

  遵义县突出“中心村”战略,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向“中心村”集聚,带动农村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把“中心村”真正建成够规模、高标准,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走进平正仡佬族自治乡共青村青山村民组,满山青翠,群群鸡鹅欢快地在林中觅食……

  “我十三四岁就出去打工,走上海,上四川,在建筑工地打过零工,开过摩的。15岁时,我的4个手指头被机器活生生砸断,那时真的好痛苦好绝望。”刘宗贵伸出右手,提起往事一脸悲戚。

  右手残疾后不能干重活,刘宗贵回到家乡,种过烤烟,跑过买卖,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在县扶贫办和县乡畜牧局部门帮助下,刘宗贵开始了创业路——发展林下养殖,养猪、养鸡、养鹅,边干边学。从开始的15只鸡发展到了现在近2000只。“今年纯收入有七八万元呢!”记者看到,上门来购鸡和绿壳鸡蛋的客商络绎不绝。

  刘宗贵致富不忘乡邻,成了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今年他把1000多只鸡苗免费发放给乡邻,并手把手传授养殖技术。

  打响脱贫攻坚战,遵义县深知,“输血”不如“造血”。2015年,遵义县投入4300多万元,发展核桃、天麻、刺梨、种草养羊,带动全县12000多人发展产业脱贫。

  张小飞是省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挂职遵义县委副书记,具体挂帮三岔镇高山村。通过扎扎实实的驻村帮扶,她在村民中已经有很高的威望,被大家称为“张大孃”。 

  遵义县制定了县级领导、县直单位、重点企业帮扶贫困村“集团作战”方案,从县直部门抽调6619名干部帮扶2万多贫困户。形成了县级领导、一般干部和企业联合帮扶格局,实现了包村、包户全覆盖。同时,遵义县还为近百个村配齐了大学生村官,选拔上百名致富能手、在外创业有成的优秀人才任村支部书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

  把扶贫规划与区域总体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统筹考虑,出台实施方案,遵义县打出一系列脱贫攻坚“组合拳”。

  整村推进、区域帮扶、行业扶贫……走进遵义县城乡,建大棚、修公路、改危房等场面随处可见,干部群众士气高涨。

  遵义市委常委、遵义县委书记曾瑜说:“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就是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及办公室;制定一套达上情、接地气、精准到人的实施方案;建设一支自上而下、能征善战、立说立行、精准务实的干部队伍和熟悉政策、县情、镇(乡)情、村情的培训人员和宣传队伍;制定一套科学、精准、动态的评价体系;发展一批符合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产业;建设一批群众、产业和生态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包装一批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资金和项目;引导一批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有效作为的市场主体和致富带头人;建一个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的信息化平台;完成一张向党和人民庄严交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