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多措并举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遵义县多措并举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改革财政体制。 县政府结合本县财政实际,改革原有财政管理体制,为民族乡发展安排专门补助资金。完善对民族乡的差别化支持政策。2016年-2020年,县财政将对平正、洪关两个少数民族乡给予每年各100万元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补助。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平正仡佬族乡李村高速路口至石头城公路扩建工程,全面推动红心村民族民居改建和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促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预计投资8000余万元,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施工中。优先安排洪关苗族乡乡村公路等级提升工程,拟将全乡所有公路有效路面加宽至6米。
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工程。 优先安排洪关苗族乡生态移民搬迁397户1255人,计划投资9024万元,拟于今年10月底前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集团帮扶推进产业扶贫步伐。 由遵义军分区牵头,将用5年时间,在平正创建以种植核桃(4000亩)、香榧(5000亩)等经果林为重点的“军民共建万亩国防林基地”。通过产业扶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平正仡佬族乡经济发展。
推进旅游扶贫步伐。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服务技能,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妇联牵头,在洪关苗族乡、平正仡佬族乡分别开展了少数民族刺绣培训,有效提升了当地少数民族妇女创业就业能力。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优先安排到民族地区。 上级安排遵义县中央、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共160万元,目前已全部安排到民族地区,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特色村寨建设等内容。
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创建。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求,遵义县已累计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5个、示范社区2个、示范企业1家、示范军营1个、示范学校2所、示范乡镇1个、市级示范机关1个。这些示范点的创建,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了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
精准核查对象,全面建立台账。 为准确把握全县少数民族贫困数据,在各镇(乡)的配合下,县民宗局全面排查核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最终核定全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816户2154人,其中民政兜底人口266户461人。2016年1月完成精准扶贫对象个人台账,建立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全面排查统计民族地区“五通十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建立台账,准确掌握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情况,为下步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