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农村新气象

21.08.2014  12:01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21日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遵义县大力实施强村富民政策,大力发掘红色文化,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枫香镇苟坝村过去是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全村18个村民组,十年前只有街上、马厂等几个村民组有一条毛马路,还很狭窄,基本没有车辆进出。

    1935年,红军在这里召开了生死攸关的苟坝会议,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核心地位,苟坝会议与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密不可分。2012年10月,为保护红色文化,苟坝村被列为贵州省“5个100工程”旅游景区之一。省、市、县高度重视,在苟坝村修建“苟坝·一九三五”项目陈列馆,目前,陈列馆、停车场、安置小区、红军村路网、纪念广场等工程正在开工建设。

    据遵义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陈列馆工程现场管理员幸浩泽介绍:陈列馆主体工程现已基本完工,正在做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马灯造型。整个工程的形象进度已经完成了75%,陈列馆整个工程建设计划在九月上旬全面竣工。

    枫香镇以创建苟坝红色旅游新区为契机,投资60余万元,在该村岩上组建设了农民文化家园,投资200余万元实施新农村建设,对200余户村民房屋进行了改造。另一方面,村委结合区位优势、气候等特点,流转了土地2000多亩,建成了反季节蔬菜、水密桃、烤烟等种植基地,解决了当地50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村民彭猛便是其中一户,他把自家的3余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自己则在基地里打工。

    如今的苟坝村已是旧貌换新颜,白腊河、运煤大道横穿而过,公路边新修的黔北民居鳞次栉比,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何艳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