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多举措全面确保粮食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遵义市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遵义市将围绕粮食流通“四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粮食宏观调控基础,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切实保障遵义市粮食安全。
据悉,遵义市采取的主要措施为:进一步健全地方粮油储备体系;加快现代化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增强粮食保供稳价能力;加快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加强粮食执法监督保障体系建设。
稳定和逐步增加全市粮食储备规模。用3—5年时间逐步增加市县两级粮食储备,达到10万吨规模。其中市级储备粮食5万吨,县级储备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城镇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求逐步增加,建立满足本地粮食安全需要的储备规模。
继续加大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用3—5年时间,中心城区建成5万吨仓储设施;各县(市、区)根据财政情况,按黔府办发〔2013〕53号文件“每个县保持1—3万吨有效粮油仓容”要求,有计划、分步骤维修改造新建一批粮油仓储设施。不断加强现有仓容维修和技术改造力度,市级重点做好18万吨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逐步实现仓房设施标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
加强储备粮轮换管理。完善市级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可持续的轮换机制,保障轮换工作正常开展,保障储备粮食质量良好、数量真实。
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认真落实市县两级匹配资金,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自2014年起3年内完成10万户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增强农户储粮意识,储粮于民;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增加全市粮食储备总量,增强抗风险能力。
加快推进以市级粮油批发市场为中心,周边县(市、区)粮油市场为辐射的现代化粮油市场体系建设。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建成1个规模性粮油批发市场。抓好市级兴邦粮油批发市场迁址扩建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实施完建,提高市级粮油物流市场设施水平,夯实粮油稳价保供物资基础,解决当前粮食安全保障突出问题,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抓好放心粮油网络建设。加强对“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政策和资金扶持,做好放心粮油网点建设规划,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工程,在现有300个网点基础上,用3年时间再新建100个网点,增强粮油保供稳价能力。支持整合传统粮油收储和加工资源,利用社会资源,建成具有方便快捷、连锁配送、规模经营等功能的“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和经营店,形成覆盖城乡的放心粮油网络体系,降低流通成本,保障粮油质量安全。
完善粮食供应和应急机制。根据形势需要,适时对本地区粮食应急预案及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积极推进30个粮油应急加工厂、300个应急供应网点建设,加大对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和应急供应网点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确保应急需要。
加强军粮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市级军粮供应站迁建工作,有军粮供应任务的县(市、区)要完善军粮供应体制机构、设施、人员配备,按照“保障部队、服务国防、夯实基础、完善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军粮供应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