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积极探索“金融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我在务川农村信用联社贷款5万元,入股村级集体经济就获得了第一年4000元的分红收入。三年后,贷款由村级集体经济归还,自己没有一点风险。”务川自治县一村民领到“特惠贷”分红后高兴地说。
该村民所说的“特惠贷”是务川自治县为保障农信社金融扶贫工作对象精准、信贷支持额度精准、金融扶持措施精准而推出的小额扶贫产品。2015年9月,务川农村信用联社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户贫困信息对比,建立完善贫困农户信息数据库,对全县23154户贫困农户中的16589户农户建立了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了信用等级,授信总额达到9.5亿元。今年1月,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该县正式全面启动“特惠贷”。
“为了广大贫困农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我县县、乡、村三级联动广泛开展工作宣传动员,并对贫困户申请‘特惠贷’用途进行把关审核,确保信贷资金用于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或生产经营,助推广大贫困农户换穷业、拔穷根。”务川自治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还鼓励无经营能力、无发展项目的一类贫困户自愿入股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按年分红,增加资金收入,取得了农户增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务川旅游等收益性项目建设加快、农信社风险得防控、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五赢”成效。
除北部务川自治县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外,西部赤水市也在以小额扶贫“特惠贷”方式主攻绝对贫困。
该市通过“农民夜校”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抓手,实现了服务“四个零”:即政策宣传“零折扣”、群众办事“零障碍”、服务群众“零距离”、民生监督“零缺位”,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特惠贷”过程中的困难,保证“特惠贷”工作整体推进,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实在在享受到扶贫措施的红利,确保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能致富。
与此同时,遵义市各地也采取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群众会等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村务公开栏等渠道,开设扶贫政策宣传专栏,深入开展小额扶贫“特惠贷”等有关扶贫政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村寨、进企业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广泛宣传培训,把扶贫惠农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使广大干部群众熟悉、掌握和应用政策,做到“贫困户家喻户晓、干部人人皆知”。
“小额扶贫‘特惠贷’是为贫困农户量身定做的信贷产品,是一种有效的扶持到户方式,对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稳定脱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市扶贫办主任汪能科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明确按照“市负总责、县抓落实、部门配合”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工作到村、责任到人、服务到户”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政府牵头、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政和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纳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扶贫、农委、金融办、人行、银监、农信社及各相关金融机构的年终目标考核,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部门联动,形成行业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力攻坚”的良好态势。目前遵义市全面铺开了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资金6.39亿元。
截至3月15日,全市15个县(市、区)共注入“特惠贷”风险补偿金11600万元,占应投入6433万元的180.3%。超额注入的有红花岗区、汇川区、绥阳县、桐梓县、赤水市、正安县、务川自治县、道真自治县、凤冈县、湄潭县、仁怀市、习水县、余庆县13个县(市、区)。全市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8.58万户,贷款余额108.64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7万户,贷款余额6.39亿元。扶贫贴息资金计划3110.4万元。
另据了解,从今年2月份开始,市扶贫办每半月定时收集汇总《遵义市扶贫小额信贷及贴息资金完成情况报表》报市领导小组,并通过“遵义扶贫”微信平台第一时间通报进度,晒成绩,曝问题,起到了“增比进位”的作用,并要求,各级扶贫系统干部要切实加强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小额扶贫“特惠贷”重要性的再认识,广泛宣传,让“特惠贷”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谢体坤 李培松)
[责任编辑: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