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青蒿原料有百余万亩 常被农民用来止鼻血

09.10.2015  12:44

    

人工种植的青蒿地(资料图片)

    本报讯 10月8日,遵义市统计部门发文称,该市农民通过种植青蒿,去年创造了23亿多元产值。据介绍,因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最近被更多人知道的野草,原来常被农民用来止鼻血。

    近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其获奖的理由是提取出青蒿素,挽救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

    “青蒿就是我们这里的‘苦蒿’。”务川自治县蕉坝乡农民李波说,小时候流鼻血,大人会顺手摘点青蒿,揉碎后塞进鼻孔,很快就能止血。

    此外,在遵义市的务川、道真、正安等县,农村还有采摘青蒿嫩枝做食物的习惯。但更多时候,这种野草被当做猪草,偶有老中医采来晒干做药。

    李波没有想到,这种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后来竟成就了他的一番事业,并成为大家的脱贫项目。据介绍,从2006年开始,他和一群老乡,在老家开始种植青蒿,收获后销售给广西、湖南的药品加工企业,用于提取青蒿素等药物。

    很快,青蒿的经济价值被更多人所知。“种一亩青蒿,能有上万元的收成。”蕉坝乡乐居村村民刘光祥介绍,现在他不仅年年种青蒿,还带领50多户村民一起种。收获之后,他们将青蒿交给李波等人成立的专业合作社。

    昨天,遵义市统计部门在政府网上发文称,除了务川自治县,现在遵义市境内的道真、正安、桐梓、绥阳等县,很多农民在种植青蒿。目前,遵义市青蒿种植总面积为165万亩,受益人口有35万多人,去年产值23亿多元。

    (本报记者 黄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