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撬动四大版块合力发展

05.01.2015  15:40

  近日,记者从遵义市委常委会上获悉:2014年,遵义市坚持“三化同步”与“四大区域”统筹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业同步推进,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工程。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方面,遵义市扎实推进工业“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行动,完成2000万元口径规模工业增加值820亿元,同比增长13%;突出工业园区建设,新开工标准厂房350万平方米、建成153万平方米;建成以晴项目一期等投产项目100个,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大力实施“城市倍增”计划和新区建设,中心城区200万人口框架基本形成;房地产投资388亿元,建筑业总产值增长47.1%,城镇化率提高到43%。大力实施农业“1234”战略和“8531”工程,实现粮食产量302万多吨,同比增长16.5%;农业增加值235亿多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6.7%;土地流转145万亩。

 

  坚持“四大区域”统筹发展,制定了生产力布局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考核,激发区域竞相发展活力。2014年,遵义市对四大区域先后召开8次片区座谈会,推动四大版块彰显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发展。预计遵义市全年县域经济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占遵义全市的比重分别为71.7%、78.2%、75.8%、73.8%。“中部率先崛起”基础夯实、“西部全域突破”路径清晰、“东部联动开发”格局形成、“北部全速攻坚”成效明显。各县(市、区)经济发展速度整体高于全市水平。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业同步推进方面,遵义市2014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公里,遵义机场旅客吞吐量达65万人次;实施骨干水源工程34个,新增供水能力2亿立方米;改造35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380公里;城乡宽带网络接近三类地区水平。抓服务业发展方面,新增3个4A景区,全年接待游客5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0亿元;“引金入遵”5家,发行3支企业债券44亿元;遵义国际商贸城等一批重大商贸平台投入运行,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50家。

 

  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工程,全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2%以上;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洛安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6个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方案)上升为省级层面制度设计;淘汰落后产能118.2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34%。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1.31万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1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建农村敬老院65所,建成保障性住房1.71万套,生态移民搬迁1.6万人,162.79万户农户纳入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