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邓小平传》:不好写 因涉及敏感问题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上官云) 23日上午,由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主办的《邓小平文集(1949——1974)》暨《邓小平传(1904——1974)》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出席座谈会,他表示,这两部作品的内容仍可进一步丰富,未来值得深入研究。而在谈到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时,冷溶以自己曾经题写的一句话概括道:“历史为中国的现代化选择了邓小平。”
《文集》多数文稿为首次发表
《邓小平文集(1949——1974)》、《邓小平传(1904——1974)》是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经中央批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撰写,在全国出版发行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出发,首先对《邓小平文集(1949——1974)》所展现的内容和思想、出版后所产生的影响和疑义进行论析。
据介绍,《邓小平文集(1949——1974)》选择的不少文稿均十分珍贵,大多数为首次发表。而为何以这35年为时间节点编辑讲话、报告资料则是读者关注的重点。该文集编辑人员之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秘书长闫建琪透露了原因。他说,就此前已经出版的相关著作来看,邓小平担任总书记期间的著作较少,“小平同志自己也曾讲过,最忙的恰恰是这一时期。”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荫明也表示,这段时期是邓小平政治生涯承前启后的阶段,从中积累丰富治国理政经验,比如曾为顺义老乡做了许多实事:“当地靠天吃饭,水资源缺乏,小平同志得知后,很支持打井的想法。调查回来后中央办公厅专门调设备为其打井解决问题。这口井到现在还有。”
《邓小平传》“不好写”:涉及很多敏感问题
相较而言,《邓小平传(1904—1974)》的成书经历则要比《邓小平文集(1949—1974)》“艰难”一些。原因就在于需要写出邓小平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发展脉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表示,写邓小平的生平就必须写到他的思想,需要将其放在党内思想斗争与党内矛盾中去表现,“而这必然会涉及很多敏感问题,比如他一生的‘三起三落’。”
杨胜群介绍,动笔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同志们一直在看档案、消化史料,并秉承“无材料依据绝不轻易下结论”的原则:“后来写到1961年经济调整时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做调查研究。小平同志几次到北京郊区农村调查。我们依稀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
当时参与编写传记的人认为这句话很符合邓小平的语言风格,因此将之收录进初稿。在定稿需要作注释时,却一时难以查明来源。杨胜群回忆,否则只能“忍痛割爱”:“经过多方查找,在北京郊县内部编纂的一部资料中找到这句话的记载。”
对近期某本出版物称“毛泽东是大跃进正帅、邓小平是大跃进副帅”的说法,杨胜群也给予驳斥。他表示,经过查证,这句话是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所讲,而该次会议是纠正大跃进错误的会议,本意是让邓小平担任纠正“左的错误”副帅,“(语境不同)这个含义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