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迎香:麻怀村脱贫的三个“诀窍”

22.10.2017  18:22

    “父母养我一生,党委政府栽培我一生。”10月21日,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集中访谈活动上,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罗甸县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说:“习近平总书记到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说,他现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男女平等。总书记还希望农村的小孩也能享受到县城里面孩子的教育,我听了十分感动。

    “以前我们村里小孩上学要来回走六个小时,当中有一座大山,我们挖了十三年打通一条隧道,现在走路来回只要半个小时。”邓迎香告诉记者,因为大山阻隔,以前麻怀村的小孩要十岁才能上学,而且到小学二、三年级就不想上学。在邓迎香他们那一代人,麻怀村几乎没有大学生,出去打工的村民大多数都只有小学学历。

    邓迎香带领村民奋战13年打通的隧道,消除了小孩上学、老人看病、交通运输方面的障碍。如今麻怀村的路通了,孩子们6岁就能去上学,如今村子里面有了几十个大学生,家家户户都有了摩托车,20%以上的家庭还有了小轿车。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以前住的木房子现在几乎已经看不见了,现在都是洋房和平房。

    “很多人在外面打工两三年没回去,其他的年轻人就发微信给他们看,他们都说,‘这是我们村吗?’大家都不敢相信麻怀村发生的变化。”因为村子的发展,以前有260多人在外务工,现在有240多人都打算回村里发展,甚至有些搬到县城居住的村民又返回村里,他们说“县里植被少、生态没村里好,还是村里的无公害蔬菜好”。

    “我们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800元增长到现在的8200多元。短短6年,涨了接近10倍,村集体经济也有了接近20万积蓄。”邓迎香说,“我打心眼里感谢党中央,感谢总书记”。

    “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我们不能等靠要,还是要自己先干起来。”面对记者,邓迎香说出了麻怀村决胜脱贫攻坚的“诀窍”。邓迎香说:“贵州省有千千万万的人,有很多个县,一个县委书记就是一个当家的领头羊。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如果是一个不想干事的人做村支书的话,脱贫攻坚很难做。

    “如果给我一百万,我情愿你给我一块地,钱用完了就没了。我们要做造血功能,而不是输血功能。”邓迎香道出了麻怀村脱贫的又一个诀窍,那就是“造血”。麻怀村靠近“中国天眼”景区,借助这个优势,村里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农家乐也慢慢多起来,很多人都想去麻怀村,看看邓迎香和村民一起打通的人工隧道是什么样子。通过养鹌鹑、黑毛猪,麻怀村以富带穷,成立了自己的专业合作社。

    “一碗水只够我一个人喝,一桶水只能够我一家人喝,如果造出一口井的话就可以够我们全村人喝。”抱团发展,是麻怀村脱贫的第三个“诀窍”。邓迎香知道,麻怀村要发展,必须把党员队伍发展起来,一根针下面千条线,要有一帮强力的队伍才能改变村里的面貌。

    “父母养我一生,党委政府栽培我一生。”从一个计生员到村主任、村支书、到现在的贵州省妇联兼职副主席,邓迎香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党中央的好政策。“今年我四十五岁,以前我想都没有想过这些,如果没有党中央那么好的政策,我可能就是在家里面朝黄土背朝天。”2009年当上计生员之后,邓迎香坚持学习,现在已经能够认识百分之八九十的汉字。

    邓迎香的女儿对她说:“妈妈,你能够从一个大字都不认识农村妇女走到今天,走进人民大会堂,你是我的骄傲!”   

[责任编辑: 邓娴]
十九大代表邓迎香:引领村民创业 建设美好家园
  邓迎香向村民宣讲“十九大”精神 牟泗亭 肖家云贵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