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勾画服务现代农业新蓝图

05.06.2014  20:45

 

 

邮储银行信贷员在大棚内实地调查


 

 

邮储银行金融服务支持专业种植大户

 

  中新网贵州频道6月5日电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关乎社情民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7年来,高度重视“三农”服务,积极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创新“三农”金融服务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成为我国“三农”金融服务的生力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九次“点名”邮储支持“三农”;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先后做出重要批示,鼓励邮储银行发挥优势,扎根基层,为“三农”提供更多更好的普惠服务;国办发[2014]17号文提出“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

 

  5月15日至1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冬科局长,银监会四部副主任王艳娟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出席会议,副省长李炳军致欢迎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作工作报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主持会议。会议期间,相关领导还参观了邮储银行支持的现代农业企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邮储银行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走普惠金融商业可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当好‘三农’金融服务生力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现代农业需要金融支持

 

  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发展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处在由分散的小农生产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加快转变的新时期。

 

  在考察了邮储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的现代农业企业后,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深有感触地说,金融服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供给、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他指出,“现代农业需要金融支持,金融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的重要方面。现代农业规模经营越来越离不开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也培育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巨大市场。如何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对金融资本的需求,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个巨大的市场,是摆在农业和金融两大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与之相应的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于康震表示,“农业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探索金融支农有效落实,解决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是当务之急。

 

  于康震充分肯定了邮储银行在“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中作出的积极贡献。他指出,邮储银行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地位,坚持“人嫌细微,我宁烦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服务宗旨,发挥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下沉服务重心,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于康震表示,要发挥邮储银行的比较优势,深入农村基层,构建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妇女等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邮储银行要把握两大机遇

 

  在翻阅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13年度《普惠金融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听取了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报告后,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邮储银行为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三农”工作、小微企业创业、就业等民生领域勇于探索,在用真情和感情推动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上义不容辞,两份报告是金灿灿、沉甸甸的。

 

  当下,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金融服务工作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我国现代农业呈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加快发展的新趋势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新的需求,农村土地改革为金融机构带来重要机遇,使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形势。

 

  刘士余表示,“三农”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关系到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关系到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安全,意义重大。

 

  他指出,邮储银行要紧抓机遇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一是要把握当前城镇化的机遇,特别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农村金融业务,走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工作。二是要紧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机遇,发挥邮储银行的网点优势探索农村普惠金融新路子。要扎实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持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探索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有效方式,推动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8300亿小贷解800万农户融资难题

 

  “感谢邮储银行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江西万年县的王新平对邮储银行充满了感激。2010年冬天,在邮储银行10万元小额贷款的帮助下,王新平购买了保育设备,小猪仔平安的度过了寒冷的冬天,存活率大大提高。目前,王新平的养殖公司猪舍从创业初期的6间发展到22间,保育室、产房、温控、排污等设施齐全,存栏量达到了1000多头。

 

  王新平只是邮储银行帮助的众多农户中的一员。截至目前,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8300多亿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万亿元,有效解决了800多万农户,1200万户小微企业的经营资金短缺困难。截至2013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882亿元,同比增长106%,增幅居银行业第一位,连续六年实现增量高于上年。

 

  据介绍,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成立6年来累计向江西投放资金2520多亿元,为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对金融部门积极主动服务江西“三农”工作表示感谢。

 

  尚勇指出,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是发展所需、农民期盼。希望邮储银行等各金融机构着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小康,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水平,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产权等抵押、担保的灵活政策及办法,加大对江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机制,秉承普惠金融理念,把支持和服务“三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让金融这池活水浇灌好“三农”之树、助推老区人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着力完善银地合作保障机制,扎实推动金融机构与地方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共同打通“三农”的金融血脉,形成推动江西农业农村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尚勇强调。

 

  未来5年“三农”信贷投放超3万亿

 

  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着国家层面的战略安全,也是下一时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当下,“三农”发展迎来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新型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企业发展正在催生更多的金融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待金融支持,农民对结算、贷款、理财的需要进一步激发。中央、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致力于不断深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服务范围、基础设施、政策体系等改革举措,加快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散、补偿、转移机制,“三农”金融市场蓄势待发。

 

  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冬科局长表示,邮储银行要提高统筹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即用好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统筹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从服务“三农”的“生力军”逐步发展转变成为“主力军”。

 

  张冬科指出,邮储银行在“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把握好中央推动“三农”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二是把握好中央和地方政府推进“三农”工作的重点领域。三是把握好不断增长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从邮储银行自身来看,“三农”金融服务是我们的特色所在,更是我们的前途所在。中国不缺银行,尤其不缺大银行,但是缺有特色的银行。”李国华在会议上这样定位“三农”金融服务对于邮储银行的意义。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未来一段时期,邮储银行将加快创新,积极为现代农业提供金融支持;巩固优势,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能力;加大投入,努力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强化管理,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介绍,未来5年内,邮储银行在“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将超过3万亿元,成为“三农”金融服务的生力军。

 

  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配合国家政策和发展导向,邮储银行加快了涉农产品的创新推广,重点推进对现代农业的金融服务。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冬科局长强调,邮储银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应主动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做好对接,大力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此带动千家万户,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邮储银行的重点支持对象。

 

  “新型经营主体的核心金融需求是信贷需求,要根据不同经营主体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邮储银行表示,将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推广;重点以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内6000多个家庭农场、农业部确定的660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示范社为重点,逐步把业务范围扩展到全国。

 

  在开展新业务试点的过程中,国家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区、800个产粮大县、15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邮储银行重点推进的区域。“这些地方特色农业比较明显,现代农业推进速度较快。邮储银行已将黑龙江、新疆、江西、浙江、广东、北京、河南、四川、福建等9家分行确定为‘三农’贷款创新实验区。”吕家进介绍。

 

  一年来,邮储银行各试验区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邮储银行家庭农场贷款在山东、江西等地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庭农场贷款放款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元,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贷款结余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农民合作社贷款业务在北京、辽宁、吉林、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试点,贷款规模已经达到4亿元。

 

  创新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

 

  当前农村融资难,主要是担保难。去年以来,邮储银行围绕农村金融改革,加大了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开发力度。

 

  围绕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抵押,邮储银行开发的新产品已经在多地试点,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邮储银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山东、黑龙江、辽宁、吉林和北京等地累计放款超过1亿元;林权抵押贷款已经在江西、福建等17个分行开办业务,累计放款超过13亿元。

 

  “下一步,我们要总结试点经验,加快农村金融新产品推广。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关系清晰、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地区,对依法取得相关权证或流转合同的客户,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试点范围。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探索灵活的、与林业抵押贷款相匹配的产品要素。在农房抵押贷款方面,我们正在参照中央精神,加强研究,审慎探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

 

  除“三权”抵押外,邮储银行也正在加快农业机械设备抵押贷款、水域滩涂经营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等新产品的推广,为“三农”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支持。

 

  践行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邮储银行表示,将坚定不移地做好服务,使普惠金融服务向“取款不出村、贷款送上门、理财送下乡、资金通天下、服务全天候”的目标持续迈进。

 

  “两小”贷款(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是邮储银行的“招牌业务”,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随着“微贷技术”运用的不断成熟,邮储银行正在大力推动“两小”贷款转型升级。2013年以来,邮储银行加大小额贷款产品要素调整和创新力度,支持茶叶、烟草、水产养殖、畜牧业、家禽养殖、农产品收购等区域性特色行业开发;2014年又进一步对分行放权,充分满足分行创新本地化小额贷款产品的需求。小企业贷款则以特色支行为抓手,加大群链开发。目前邮储银行已经建立了72家涉农类小企业特色支行,研发试点了包括互惠贷、增信贷、流水贷等在内的小微信贷产品55种,全力支持地方特色经济、产业的发展。

 

  对于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回乡创业农民工、农村妇女和自谋职业者等特殊群体,邮储银行也推出了针对性的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目前累计放款53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服务经济社会的同时,邮储银行也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13年底,邮储银行资产规模达到5.57万亿元,居银行业第七位,全行收入、利润实现了连年持续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率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银监会监管四部副主任王艳娟充分肯定了邮储银行在“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从四个方面对邮储银行持续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提出希望:一是要把握中央政策,紧抓农业产业化机遇,充分发挥在金融体系中独一无二的网络优势,持续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二是要积极创新,做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工作。三是要大力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保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四是加强银政沟通、银政合作,多方携手,以高质量的“三农”金融服务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是邮储银行下一阶段重要的战略性任务,不仅关乎邮储银行的长远发展,也将影响到国家发展新型现代农业要求的落实效果。邮储银行将把‘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开创‘三农’金融服务新局面,实现‘三农’金融服务的长期商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