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 业由才广—重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05.06.2016  15:05

  生产线上的两台设备之间如何交换信息实现协作?重庆邮电大学研制出全球首款工业物联网SIP芯,通过集成信息交互互联和主动控制两大功能,使设备之间实现了无线信息交互。

  据重庆市科委主任李殿勋介绍,包括SIP芯片在内,全市2015年新登记科技成果160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13项。重庆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5500亿元,同比增长20%。

  重庆科技成果的增加得益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的“1+X”模式,“1”是《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X”即陆续出台的6部地方科技法规和40多个科技领域的规章、文件。其中《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中有两个“上不封顶”,即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科研项目牵头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50%,上不封顶;科技成果作价份额可以不低于20%的比例奖励给成果完成人以及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管理人员,上不封顶。

  实施创新驱动首先要让科研人员、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起来。重庆市规定,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经单位批准,可带着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去企业或自己创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未担任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可在职或离岗创新创业。

  “重庆不单纯追求人才的净流入,我们更希望通过双向流动锤炼更多更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李殿勋说,在国内合作方面,重庆成功引进中科院在渝设立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形成了3D打印、微纳制造、水污染治理等24个科研团队,还与中科院、清华、北大以及近20个省区市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通过“科技外交官服务重庆”和“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与创新合作论坛”等活动,与2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紧密的科技人才合作与交流。

  同时,为了尽可能降低科研投入的风险,鼓励创新创业,重庆加大对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撑服务,通过大力发展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建立了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资金链;建立科技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构建了“市级+区县”的“伞形”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以人为本制定实施创新驱动政策体系,激发了科研队伍的创新创业活力,使重庆逐步发展成为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助推的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二五”期间,重庆工业总产值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长35%。2015年,重庆共有8家企业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项目数占全国10%。

  (本报记者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