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五举措加强食品药品日常监管
新华网贵阳5月23日电(通讯员 陈世海)今年以来,为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金沙县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摆到重要日程上来抓,把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重点,采取五项举措强化食品药品日常监管,让全县人民使用放心食品药品,保障身心健康。
完善监管机制。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建立健全现场检查、问题核查、跟踪督促、动态监督、随机抽检、明察暗访等立体式风险防控体系。大力推进过程监管,加大暗访突查力度,对可能存在严重违法行为或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主体实施突击性现场检查,并对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督查。
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县农牧局、市场监管局、工业能源局等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督促食用农产品、畜禽屠宰、粮油经营户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把食品安全与企业的生死存亡牢牢捆绑在一起,使企业不想、不能、不敢以身试法;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定期自查、进货查验、出厂检验、食品召回、事故处置和报告等制度;强化食用农产品和畜禽屠宰、粮油经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管理责任,落实食用农产品和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等安全管理连带责任;建立食品生产经营风险问题报告机制,以创建示范乡(镇、街道)、示范街、示范店为抓手,推进餐饮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
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信用记录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立和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信用征集、评估、披露和使用制度,形成全县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并实施动态性管理,及时更新完善。加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联动机制建设,对守信主体予以支持和激励,对失信主体建立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全方位提升失信成本。建立企业诚信承诺和责任约谈制度,强化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安全管理员进行责任约谈,督促其限期整改。
建立风险评估、强化舆情监测。加快食品安全溯源建设,以金沙窖酒和冠香坊公司为试点,逐步推进全县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四个环节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逐步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县农牧局、市场监管局、卫生计生局制定并实施食用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监测覆盖率达到99%。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建立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完善舆情处置预案,强化舆情监测和风险隐患预判,拓展风险交流渠道,及时有效处置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舆情处置率要达到100%。强化食品安全信息报送,树立主动防范、及早介入的意识,加强对食品安全舆情监测。进一步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监督,构筑及时有效的“群众监督网”。
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县市场监管局等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为重点,严查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严查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经营过期及劣质食品、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针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大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稽查力度,坚决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店。对违法违规生产加工经营的单位要及时曝光、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形成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