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名誉村主任”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13.11.2014  19:47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13日电 今年,金沙县200余个村(社区)有一拨统一战线上的非公经济人士,他们被地方政府聘任为编外“村官”,承担着带动一方经济、服务一方人民的光荣使命;他们在地方政府探索搭建的村企联姻、服务农村发展的新平台上,努力打造着“农村建小康、农民得实惠、企业树形象”的共赢局面;他们怀揣着浓烈的回报家乡、回馈社会的感情,传递着倾情倾力、实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的正能量。他们,就是金沙县的“名誉村主任”。

     探索引路,积极搭建村企共建共赢平台

    村企联姻,亲上加亲,共建小康新农村。拥有“非公有制企业家、村带头人、名誉村主任”三重身份的“名誉村主任”们集聚了项目、技术、管理、资金、人脉等优势,他们是所任职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

    “积极搭建村企联姻、共建服务农村发展新平台,凝聚正能量,建设新金沙,走出一条‘民营企业得发展、农民群众得实惠、农村全面小康得建设’的‘三赢’探索之路,是我们开展此项工作的目标所在。”金沙县委统战部部长蒙敏介绍道,选派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事业上有成就、“三农”工作上有热情的民营企业家担任“名誉村主任”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中,是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有力抓手,是丰富和完善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快非公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有力举措。

    今年3月以来,金沙县委统战部、组织部、工商联、各乡(镇、街道)联合开展了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名誉村主任”的工作,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经过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由最初的186名“名誉村主任”扩大到现今的384名,任职村(社区)由最初的130个扩大到目前的200余个,涵盖了全县25个乡(镇、街道)。

     成效初显:带动一方经济服务一方人民

    今年的母亲节,高坪乡“名誉村主任”李得付亲自为新农村18位80岁以上的“老母亲”送去了每人的500元慰问金,并献上生日祝福。“非常感谢在母亲节收到你送来的慰问和祝福。”袁关容老人接过慰问金和祝福,激动不已。

    “饮水思源嘛!能为地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提到被“相中”为新农村“名誉村主任”,李得付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在履职过程中,他慷慨解囊,资助5万多元用于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及帮贫解困,不断传递着正能量。

    新化乡“名誉村主任”车玉出资350万元修建金毕村公路;长坝乡“名誉村主任”陈远为新化村协调资金40万元修建3公里通组公路;禹谟镇的“名誉村主任”黄焕池先后出资7万余元完善马场小学多媒体教室、出资4万元硬化马场街道、出资2万元完成环街公路征地、出资4.8万元完成茶林堡自来水工程建设;长坝乡“名誉村主任”曾祥凯投资3000万元在店民村新建3000亩芋头生产、加工、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种植;岚头镇高果村“名誉村主任”康清平,在村内建设正大养殖场,已吸收当地40余人就业,并计划带动当地2千余户群众走上养殖发展致富之路……

    一桩桩为民、便民的善举造福了一方百姓,彰显出了“名誉村主任”服务一方人民的担当之情。

    一个个富民、惠民的实事带动了一方经济,折射出了“名誉村主任”感恩回报家乡的浓烈之情。

    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担任“名誉村主任”的非公有制企业家们,立足实际,将自己的资源优势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就地转移、农民增收致富等进行有效对接,极力回报社会。截至目前,“名誉村主任”们累计捐赠资金达1130万元,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个,新增产业项目41个,直接解决就业32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