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金融扶贫改革 破解农户融资瓶颈

28.07.2015  12:0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的《在部分省市区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办通报﹝2015)第14期)及《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精神,努力探索金融扶贫改革新思路,有效破解贫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融资瓶颈。2015年,铜仁市扶贫办以深化金融扶贫改革为扶贫改革的突破口,精心安排,大胆创新,给建档立卡贫困农户量身定制了“免担保免抵押小额贷款”特殊产品,为解决贫困农户“两难”问题找到了新的捷径。

为建立金融贷款平台,有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铜仁市扶贫办采取“两改四通过四实现”的改革措施,为贫困农户解决发展资金,培植可持续发展产业,促进脱贫致富,实现同步小康。

两改”即:一是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直补为间接补助(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贴息和农业保险);二是改抵押担保贷款为信用贷款。

四通过”即:一是通过实行“5221”百分制量化测评(即:贫困农户诚信情况占50分、劳动能力情况占20分、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占20分、家庭收入情况占10分),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并根据评级授信情况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二是通过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数倍撬动金融资金支持产业发展,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量不足问题;三是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注入风险补偿、农业保险,提高贫困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带动、入股分红模式,实现企业和贫困农户双赢,带动贫困农户逐步脱贫。

四实现”即:一是用15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实现滚动发展;二是用15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给予贷款贴息,实现撬动金融资金2.37亿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三是对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实现小额到户贷款贴息中贫困农户达到80%以上;四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4392户贫困农户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发展并从中获得收益。

        目前此项改革工作已初步取得成效,任务已分解到各区县,市级、各区县正在与人民银行、信用联社就实施方案、操作程序、评级授信、贷款利率及风险共担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商讨,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作前期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发放贷款9839万元(其中贫困户2444万元),占目标任务数的40.6%;已贴息55万元(其中贫困户12万元),占目标任务数的4%;已注入风险补偿金262万元,占目标任务数的17%;覆盖贫困农户数3438户,占目标任务数的76.6%。

        通过深化金融扶贫改革,利用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撬动数倍金融资金投入扶贫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扶贫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