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网:中国新经济发展生机勃勃
外媒称,中国的重大结构性转变依然以老工业基地去产能为主,但与此同时,一系列较小却重要的转变正合力打造一个由技术、互联网和大约4.15亿千禧一代的消费选择推动的生机勃勃的“新经济”。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6日报道,“新经济”的汇聚力充分体现在构成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中国指数的约150家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上。
数据显示,欣欣向荣的“新经济”企业——以消费、保健和IT行业的企业为主——与状态低迷的能源、材料和工业部门“旧经济”骨干企业之间的盈利能力差距今年有所扩大,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水平。
根据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编纂的数据,今年8月,MSCI中国指数所含“新经济”企业的股本回报率是20.9%。相比之下,“旧经济”的股本回报率为6.4%。新旧经济企业之间相差14.5个百分点。2009年8月时,这个差距是0.7个百分点,去年8月则是6.9个百分点。
新经济崛起的背后是4.15亿千禧一代的一系列品味变化。千禧一代是指在1980年到上世纪末期间出生的中国人,他们往往精通技术,重视环保,有健康意识。一般来说,他们有志于改善生活品质而不仅仅是添置东西。
这种偏好造成了行业层面鲜明的输赢分化。例如,快速消费品的销量在2015年创五年新低,同比下降3.5%。
但是,据从事咨询业务的贝恩公司称,2015年,虽然传统食品如方便面和啤酒的销量分别下降了12.5%和3.6%,宠物食品和酸奶——两者都与千禧一代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相关——等产品却销售旺盛,销量分别增长了11.7%和20.6%。
除此之外,保健、生活方式、旅游和娱乐行业去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两位数。2011年至2015年,中国的影院票房收入每年增长35.4%。
摩根大通的全球新兴市场负责人卢克·理查戴尔说,电子商务和金融技术是中国富有吸引力的“新经济”行业。“五年前电子商务只占零售总额的区区3%,现在占到14%”,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