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景沮丧,美国该如何解决
在国人印象中,美国既然号称世界第一,那么在这个“超级巨无霸”的国家里国民就应该吃喝不愁,快乐无边。但如今媒体报道2013年美国的贫困率为14.9%(贫困人口占总人口之比),而2007年时这一数字为12.5%,贫困率不但存在而且还在拉大,简直令人倒吸了一口冷气。事实上,自2010年以来美国的贫困率一直徘徊在15%上下,几乎每7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属于贫困人口,这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为富裕国度里贫困民众悲催生活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先前美国国会发布的一项关于收入不均的报告就曾显示,从1993年至2012年间美国最富有人群(人口的1%)的实际收入暴增86.1%,而剩下的人群只收获6.6%的增长。在广大贫困家庭为了生存而捉襟见肘之时,那些超级富豪们却仍是日进斗金、花天酒地,当然会让人感到“钱”景沮丧,甚至滋生出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美国民众收入状况也很值得深思。在经受了高失业率考验之后,美国许多服务性行业如餐饮、零售业等薪水普遍不高。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就曾显示,美国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51017美元,比起之前几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一边是物价的上涨,一边是收入的下降,再加上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并不容易,可想而知美国民众会有多沮丧,贫困率由此升高也就可以解释了。
更现实点来说,美国民众“钱”景沮丧也与近年来美国经济不景气有着直接关系。2008年美国经济触底时,许多人丢掉了工作,陷入绝望之中,这自不用多说。而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虽然正在复苏,失业率也在下降,但仍未达到充满活力的程度。这就导致民众很是担忧未来,甚至为此一度推迟生育时间,期望等到经济状况好转时再做打算,去年美国婴儿出生率触及历史最低点(15—44岁的妇女中,平均1000名仅生育62.9个婴儿)就是一个例证。
50多年前,美国总统威尔逊曾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贫困战争。而今已经过去整整50年,但美国的贫困率却仅仅从19%降到了15%,虽然客观来说也有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来说收效却并不明显,与美国经济发展更是显得不太“般配”。总之,美国民众“钱”景沮丧,再加上前段时间媒体爆出美国63%的年轻人认为“美国梦”不可能实现,这桩桩件件都倒逼着美国当局要加大力度解决贫困问题,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差距,让民众生活得更有幸福感。(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