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高铁时代享受高铁生活 各界热议贵广高铁开通
12月26日7点57分,贵阳站搭乘D211次列车去往广州的乘客,在车厢外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孙琳 摄
12月26日12点46分,广州南至贵阳北的首趟D2896次列车到达贵阳北站,前三位出站的广东游客收到贵州特色礼物。 本报记者王伟倩 摄
12月26日,是贵州人民翘首期盼的日子,也注定是载入贵州史册的日子。这一天,D211次列车从筑城的贵阳站驶出,以25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向800多公里外的羊城,由此拉开贵州“高铁时代”的大幕。
贵广高铁,不仅给贵州人带来了全新的出行体验,也让贵州人民过上了盼望已久的“高铁生活”。
飞机、自驾、客车,甚至是自行车、徒步……这都是贵阳人第一次到广州的N种方式。而昨日,金灿菊的第一次广州之旅却尝试了全新方式——动车。更为幸运的是,她的“第一次”也是贵州高铁运营的“第一次”。
“老母亲没什么爱好,就喜欢看电视。近段时间,报纸、电视都有贵广高铁的新闻。母亲就时常念叨‘能坐坐就好了’。”金灿菊关注贵广高铁的各种信息,得知旅行社推出“高铁首日游”,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团,满足91岁高龄母亲的愿望。
“晚上都兴奋得睡不着,向小学生要去春游一样。”不仅是金灿菊,与她同行的20多位亲朋好友都是第一次坐动车。天刚蒙蒙亮,金灿菊就带着老母亲来到贵阳北站。
看看这里、摸摸那里,金灿菊的亲友团好不热闹,动车快驶出贵州境内,他们的兴奋劲儿都还没过:“哟,才一个多小时,就进广西了”“大家看,现在的时速已达到250公里”“这高铁上的座椅比飞机上还宽敞舒服”“这车开得多稳,杯子里的水纹丝不动”……
两个故乡上演“双城记”
40多岁的吴小鹏是广州人,来贵阳做蔬菜生意已7个年头。对于贵广高铁的开通,他期待已久:“贵阳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以后不管是洽谈业务还是走亲访友,都更方便了。”
吴小鹏的公司位于息烽县西山镇,现有基地1200亩,是一个以种植供港澳菜心、小白菜、生菜等为主的蔬菜基地。
家人在广州,市场在珠三角,每两个月他都要往来贵阳与广州。“以前都是坐飞机,有一次延误了4个小时,差点误了事。”谈到以往的经历,吴小鹏感慨颇多。
如今,公司基地被列为贵阳市的保供基地,但仍有200吨至300吨的蔬菜销往广州。贵广高铁开通,吴小鹏的“双城生活”也开启了。
“早上从贵阳出发,晚上10点就可以返回,还能吃上个消夜,基地的事情也误不了。”吴小鹏笑着说,“等明年夏天,我打算把家人都接到贵阳来玩一趟,让他们感受一下爽爽的贵阳。”
“朝发夕返”带活旅游
冬季是贵州旅游的淡季,但这几天,开阳南江大峡谷景区正在加班加点完善基础设施。“贵广高铁,使过去两广进入贵州的长线游,将变成短线游和周末游。明年的旅游旺季会提前,要早点做准备。”景区副总经理林文强说。
2014年,对于南江大峡谷景区来说是重要的一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开通,贵开城际铁路也预计本月底开通,并在南江设有站点。12月8日至17日,我省景区、旅行社等数十家旅游企业组成贵州高铁旅游联盟,在广东、广西开展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南江大峡谷也在其中。
“省外旅行社现在对贵州市场非常重视,外地的不少旅行社都表示,将会把贵州作为两广地区的周末旅游目的地。”林文强说,此次两广之行,让南江大峡谷收获颇丰,他们和广州的南湖国旅、西部假期达成共识,依托贵广高铁,策划各季节的旅游产品。
高铁经济带指日可待
在贵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肖良武教授看来,高铁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发展带来正外部性。贵阳市要充分把握高铁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肖良武表示,贵广高铁有利于优化贵阳投资环境,增加要素流动性。同时加快产业转移的速度,有利于区域间产业分工合作。从此,“工厂在珠三角,总部在贵阳”的模式不再是梦想,产业集群以及高端产业将得到新的发展机遇。贵阳要充分发挥高铁带来的“正外部性”,加速培育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经济增长极。
肖良武提醒,高铁也可能会带来负外部性,加快贵阳资源要素向周边地区扩散速度。贵阳自身的资源要素向外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要抓住机遇,把自身做大做强,避免“被边缘化”。
肖良武建议,要以贵阳作为点、轨道交通要素作为轴,通过点与轴的集聚与扩散,带动高铁沿线地区综合发展,形成新型高效的高铁经济带。
本报记者 白萍 唐胜 孙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