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旁烧纸钱祭祀只能寒了“先人”的心

28.08.2015  18:51

               

8月28日,万源市民安先生向四川新闻网记者爆料称,8月27日傍晚,他与家人在城区半山腰散步时,发现从万源到白沙镇的铁路——万源隧道旁边,有不少市民扎堆在铁轨上烧纸祭奠祭奠祖先。(8月28日    四川新闻网)

又是一年中元节,烧纸钱放鞭炮是人们祭奠故人最传统的方式。随时代进步,很多城市都以网络祭扫、鲜花祭奠来替代传统祭奠习俗,这的确是时代的一种进步,也是人们素质提高的表现。然而,在少数地方,依然还存在着烧纸钱、放鞭炮的旧习俗。尤其是在铁路附近烧纸钱、放鞭炮,形成浓密的烟雾极易影响火车司机的瞭望视觉,造成行车隐患,而随意焚烧的纸钱留存的明火很容易点燃铁路附近的林木,导致火灾从而引燃电气化网,引发行车事故。果真如此,那岂不是把好端端的一个祭奠故人的节日,演变成一场悲剧,这到底是祭祀还是造孽?怎能不引起大众反思?

以文明祭扫替代传统旧习俗,是一种道德的体现,更体现时代的进步。近年来,由于政府引导、社会大力呼吁,“网络祭祀”、“鲜花祭祀”、“社区公祭”等祭祀方式陆续出现,社会上一股崇尚文明环保祭祀之风正在形成。这是可喜的、令人欣慰的变化,尤其是在雾霾连天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更显可贵。而某种程度上讲,用文明的方式祭祀先人,更能体现出追忆先人教育后人的意义。

由此可见,以文明祭扫来取代传统祭祀方式,还需要以时间来改变少数人们的传统观念。一方面,还需政府以网络、报纸、甚至深入群众等方式加强宣传文明祭扫的意义,让人们能够早日接受它。另一方面,铁路部门应该针对特殊时日,深入附近居民宣传传统祭祀对铁路的危害性,并加强对铁路线路附近的巡视力度,预防周边居民沿线焚烧纸钱的危险行为。

  寄托哀思不应拘泥于形式。古人都崇尚以德育人,教育后辈子孙。如今人们以一种文明的祭祀方式,不仅能起到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环保的作用,也能够能起到缅怀先人,表达哀思的意义。这不正是秉承先人德行教化,以做后辈表率之功的行为吗?  大家又何乐而不为呢?

                                                                                                                                                                                                                                                                                                                                                  朱仲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