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乡村旅游铺就致富路
古寨忆乡愁、月上寨沙行、漫步茶花泉、欢歌苗王城……正在举行的第四届“铜仁过大年”活动,丰富的乡村旅游元素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以国家旅游局2002年帮扶江口县为开端,铜仁市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渐入佳境。
据统计,到2015年底,铜仁市有乡村旅游经营户2000余户,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8万人,综合收入达62.45亿元。
这两天,梵净山下寨沙侗寨“曹妹山庄”的老板娘曹恩旭闲不下来,收拾好客房,准备好食材,等候客人的到来。
寨沙原先是典型的贫困村寨。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侗寨面貌焕然一新,高大的寨门,雄伟的钟鼓楼,小桥流水石板路,曲径回廊小木楼,吸引了一拨一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游客多了,荷包鼓了,侗寨人笑了。寨沙侗寨的变迁,是铜仁乡村旅游富民的生动写照。
铜仁山清水秀空气新,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经过多年的实践,帮助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鼓起腰包,成为铜仁市脱贫攻坚战役的有效一招。
近年来,该市在“两区一线”,即重点景区、城市郊区、旅游交通干线周边,按照“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布局旅游餐饮、住宿、农家乐、旅游购物、农事体验等,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旅游扶贫。
据统计,该市通过“两区一线”带动旅游直接就业近1.6万人,间接就业8万多人。
在旅游和扶贫部门的支持下,松桃苗绣生产企业开展了送教进村入户培训活动,带动近3000名绣娘参与苗绣旅游商品生产。
近年来,铜仁市通过旅游、实用技能等培训,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和产业发展水平。
据统计,市县两级旅游部门先后采取旅游从业人员专题培训、送教上门、外出考察、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赛等方式,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6000多人,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74人。
从2011年起,铜仁市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工程。5年来,全市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4570万元,改造升级了碧江九龙,石阡楼上、尧上,德江高家湾等24个村。
几年来,该市打造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各1个,省级示范点7个,市级示范点10个。
锦江下游的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如画。但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似乎没有从好山好水中取得“真金”。
不过,这个状况正在改变。在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支持下,村民们从七零八落散居山坡,集中搬到依山靠水的龙江新村,谋划开办农家乐、客栈等,依托九龙洞景区发展乡村旅游。
对有旅游资源禀赋的村寨,铜仁市集中项目、资金投入,将之打造成为旅游景区。目前,全市乡村旅游村寨有2个成为4A级景区,7个成为3A级景区。
2014年,铜仁市创新“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把农业园区变为旅游景区,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周边贫困人口就业。
玉屏茶花泉、沿河南庄、石阡五德等园区通过举办赏花周、采摘季等活动,提升了人气、聚集了财气,推进了园区产业扶贫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据统计,8个园区星级景区直接从业人员1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和临时务工人员1万多人。(记者 成嘉廷)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