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创新机制决战扶贫攻坚——希望跃动武陵山

20.10.2015  15:45

铜仁市创新机制决战扶贫攻坚

——希望跃动武陵山

 

          秋日,阳光暖暖地洒在武陵山区。

青山含黛,田野灿灿。10月,穿行在铜仁乡间,条条崭新的乡村大道,户户整洁的农家庭院,片片规范的种养基地,诉说着变化,孕育着希望。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市,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区,也是贵州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铜仁市围绕同步小康奋斗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实施精准扶贫为主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朝着实现整市脱贫的目标奋进。

数据看变化。2011年到2015年四年间,铜仁市共减少贫困人口74.85万人,实现6个重点县和107个贫困乡镇整体“减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2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802元增加到6233元。

弱鸟先飞”——精准识别扶真贫

铜仁是武陵山片区欠发达、欠开发程度最深的区域,扶贫攻坚任务繁重。2010年,全市8县2区中,有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25个贫困乡镇、1781个贫困村,分别占全市乡、村总数的74%和60.5%;农村贫困发生率超过33%,小康实现程度至少比全国落后10年以上。

弱鸟先飞。为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确对靶,2012年,铜仁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级贫困人口信息网络动态管理平台,2013年,铜仁市建立了“以支定收算收入、三评三审定对象、精准施策包脱贫、动态管理适时退”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机制,识别出贫困人口25.59万户89万人,给每个贫困家庭建立了详细档案,并确立了“村村有部门帮、户户有干部扶”的帮扶机制。

在此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建立了“小康信息库”,以村为单位建立了“村情信息库”,以组为单位绘制了民情地图,全面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信息平台”的扶贫信息全覆盖。

172支“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和2877个驻村工作组真蹲实驻,手把手地带着贫困村制定产业规划,心贴心地领着贫困群众寻找致富项目。

在玉屏自治县亚鱼乡亚鱼村“干群连心室”,墙上醒目位置挂着包户干部一览表,22个村民组都有对应的包户干部联系人姓名、电话。每个包户干部都有一本民情台账,里面记着每一个联系户的详细情况,写着每一家的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

多亏包户干部帮扶,我家50亩头花蓼一年卖得6万多元!”亚鱼村贫困户姚本祥说到中药材很激动,“一亩中药材,政府补助50公斤肥料、1公斤种苗,补贴劳务费187元。苗木由订单公司统一提供,先赊账,有收益后再还本。

据介绍,按照3028元贫困标准,今年上半年,铜仁市共减少贫困人口9.37万人,预计全年将减少贫困人口19.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8.49%。

滴水穿石”—— 产业发展强造血

莽莽武陵,群山绵延。位于海拔1700米高处的怒溪镇骆象村,曾经是江口县的重点贫困村。如今,成片的青翠茶园一眼望不到边。

合作社里,阙丛伦等几户贫困户正忙着茶叶加工、包装。说到脱贫,阙丛伦很有底气:“家里3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租金300元;有5亩地种上了茶,明年就可以开采;在这里打工,每月还有2000元。

2013年以来,通过企业带动,骆象村茶园总面积已达1.2万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800元增加到去年的6480元。

盯住收入短板,近年来铜仁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抓手,作为增强群众“造血”功能的首要任务。

围绕生态茶、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畜牧等扶贫产业,积极引进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为载体,不断创新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松桃自治县依托贵州努比亚牧业公司,大力发展努比亚山羊产业。农户与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每户饲养10只母羊1只公羊。公司总经理张志明说:“一年之后可产小种羊20只,商品羊20只,公司回收价值约6万余元,除去饲养管理成本后,每户年利润在4万元左右。当年投产,当年就能脱贫。” 

深化农村“三权”改革,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目前,全市流转土地129万亩,“三权”抵押贷款3.81亿元,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股金分红、土地流转租金、园区务工收入户均增收1.2万余元。

把农业园区作为聚集资源要素的主平台,全力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园区从业农民达31.23万人,14.97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滴水穿石。如今,铜仁产业扶贫硕果累累。全市已建成茶园163万亩、核桃基地102.8万亩、油茶72万亩、中药材65万亩、竹林50万亩、商品蔬菜190万亩。石阡苔茶、德江核桃、思南烟草、松桃畜牧、印江蔬菜等五大重点产业正成为武陵山区广大农民的“摇钱树”。

弯道取直”——金融扶持添动力

再过两三天,这批猪就可以出栏了!”在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桐木温氏养殖小区9号棚,养殖户唐文斌看着圈里的一头头肥猪,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这280头猪,少说也能赚七八万元呢!

今年5月,唐文斌与玉屏温氏公司签订了生猪养殖合作协议,领养300头仔猪,“除了猪苗、饲料、技术等由公司提供,关键是还有贷款支持。

在玉屏,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到优先贷款,贷款5万元以内免抵押免担保。“今年上半年,全县已对27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10480万元。”玉屏扶贫办副主任向辉说。

为缓解扶贫开发融资难题,铜仁市率先在武陵山区与国开行开展“开发性金融支持扶贫产业合作项目”,授信资金33.2亿元,产业涉及生态茶、畜牧业、中药材、乡村旅游等。仅去年,国开行在铜仁投放贷款3.04亿元,带动9000余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铜仁扶贫办和农信社还开发了“精扶贷”金融产品,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信用评级授信后,即可获得5万元以下3年期内的免抵押免担保和扶贫贴息小额信用贷款;贫困户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随时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凭贷款证到柜台实行阳光放贷。

铜仁市扶贫办主任席佐成说:“过去必须有抵押银行才贷款,‘精扶贷’全面提升了金融扶贫的普惠度、便利度和精准度。” 

目前,铜仁市已筹集风险补偿基金1.5亿元,扶贫贴息资金0.75亿元,龙头企业担保金0.2亿元,撬动金融资金15亿元。同时,大力实施“引银入铜”工程,先后引进11家金融机构,设立金融网点423个,助农服务点4267个,加快解决贫困群众融资难。

据统计,今年以来,铜仁市金融机构已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17.1亿元,惠及贫困农户9.31万户。

今年9月,铜仁市出台《关于决战决胜绝对贫困实现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市减少贫困人口7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6%以下。

铜仁市委书记夏庆丰说:“用五年时间,把贫困发生率从18%降到6%,铜仁别无选择,必须决战决胜,全力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