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24颗“纽扣”的故事

25.12.2014  11:28

    “自派驻之日起,全体联络员便带着‘一天铜仁人,一生铜仁情’的真情实感,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开展工作。”谈起这段帮扶经历,刘锐、陈明华饱含深情。

    刘锐和陈明华是大连民族学院前后两批派驻铜仁市的总联络员,相继挂任铜仁市委常委、副市长。

    武陵山片区是全国11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2012年起,国家民委吹响集结号,拟5年派驻约380人赴武陵山区帮扶。

    大连民族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派驻两批24名联络员到铜仁市。近三年来,他们既“接地气”又“连天线”,为区域发展、扶贫开发及民族团结挥洒汗水,成为让山海紧紧相连的“纽扣”。

    为扶贫攻坚献策出力

    铜仁市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主战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成,有7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

    如何尽快融于地方,适应新角色?联络员们煞费苦心。“赴任前,我们就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尽快了解市情、县情。”一位联络员介绍。

    他们把如何加快民族地区扶贫共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课题来抓。白天,深入乡村、工厂和项目建设工地调研,晚上认真研读相关民族政策法规。

    第一批联络员深入领会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精神,对各区县发展规划进行认真梳理,对规划所涉及的项目进行分类、完善及可行性论证,促成了一些大项目和好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二批联络员结合铜仁实际选定重点课题开展调研,形成了10余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其中《铜仁市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调查研究》被国家民委评为2013年度优秀调研报告。

    联络员们还多次赴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协调对接,促成上级部门对铜仁市和相关县民族宗教、扶贫开发、教育卫生等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地方发展。与万山区就食用菌产业开发利用开展合作,成立研发中心,食用菌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与玉屏合作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和高产营林模式研究及产业示范”项目,协助申报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

    联络员们还借助人脉资源优势,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先后介绍20余家大连企业与铜仁对接洽谈、投资兴业。